地名:湘濱鎮 | 隸屬:湘陰縣 |
區劃代碼:430624118 | 代碼前6位:430624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F |
長途區號:0730 | 郵政編碼:414000 |
轄區面積:約10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萬人 |
人口密度:約3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白馬寺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白馬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和平閘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和平閘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復興圍村 | ~234 | 村莊 | 復興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云集寺村 | ~235 | 村莊 | 云集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臨資口村 | ~236 | 村莊 | 臨資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姑嫂樹村 | ~237 | 村莊 | 姑嫂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湘濱村 | ~238 | 村莊 | 湘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馬村 | ~239 | 村莊 | 白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柳潭村 | ~240 | 村莊 | 楊柳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鄱山村 | ~241 | 村莊 | 大鄱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易婆塘村 | ~242 | 村莊 | 易婆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洞庭圍村 | ~243 | 鎮中心區 | 洞庭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酬塘圍村 | ~244 | 村莊 | 酬塘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福喬村 | ~245 | 村莊 | 福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湘濱鎮境內原有十個濱湖小垸,1952年,整修南洞庭湖時并為一個垸,因地處湘水之濱取名湘濱垸,建鎮時以此得名。
基本介紹:
湘濱鎮位于湖南湘陰縣湘濱鎮西北端,區域面積10.12萬畝,轄3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地理位置,421個村民小組,13217戶,總人口61027人,其中農業人口58612人,耕地面積7.2萬畝。[1]
2005年1月13日,岳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撤銷湘陰縣濠河口等17個鄉鎮設立城西等4個鎮的批復》(岳政辦函[2005]5號撤銷白馬寺鎮、洞庭圍鎮、臨資口鎮、柳潭鄉,設立湘濱鎮。以原白馬寺鎮、洞庭圍鎮、臨資口鎮、柳潭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湘濱鎮的行政區域,湘濱鎮轄7個居委會、33個建制村,總面積101平方千米,總人口5.7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和平閘。[1]
撤銷新泉寺鎮、鳳南鄉、關公
歷史沿革:
北宋時期,屬懷西鄉,為洞庭湖區。
清朝時期,屬白馬、臨資二局。
民國時期,屬第六區白馬鄉和臨資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十一區。
1951年8月,屬第十七區。
1955年6月,屬白臨區。
1958年9月,公社化時屬洞庭圍人民公社。
1961年3月,成立洞庭區1970年,撤鼎新公社,劃入楊林寨公社。
1984年5月,洞庭區下轄的5個公社分別改鄉。
1995年12月,撤區并鄉,建立湘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