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酃湖鄉 | 隸屬:珠暉區 |
區劃代碼:430405201 | 代碼前6位:430405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湘D |
長途區號:0734 | 郵政編碼:421000 |
轄區面積:約24.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9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雙江村 | ~214 | 主城區 | 雙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上托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上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勝利村 | ~216 | 村莊 | 勝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凌塘村 | ~217 | 村莊 | 凌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光明村 | ~218 | 城鄉結合區 | 光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白鷺湖村 | ~219 | 主城區 | 白鷺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長興村 | ~220 | 主城區 | 長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酃湖村 | ~221 | 主城區 | 酃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地名由來:
酃湖鄉因境內有酃湖而得名。
基本介紹:
酃湖鄉因境內有酃湖而得名,為古酃醁酒(又名湖之酒)產地。它位于衡陽市珠暉區東部,耒河下游。東鄰衡南縣泉溪鎮,南靠東陽渡鎮,西接和平鄉,北臨茶山坳鎮,耒水環抱其東北兩方。轄11個村,132個村民小組,2個農場,2.12萬多人,面積32.78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雙江村牛皮塘。
境內水陸交通發達,耒水在境流程27公里,四季通航;省道1843線和京珠高速公路出入線衡川公路呈“人”字形與107國道聯網,與正在興建的市東外環路和規劃中的客運高速鐵路、衡酃路所形成的交通路網,使其區位優勢更為突出。
境內酃湖町為耒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歷為衡陽魚米之鄉,盛產稻,豆、菜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酃湖鄉上榜。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酃湖鄉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23年5月,酃湖鄉榮獲第一批湖南省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蔣家山墓葬,又稱天子墳,位于珠暉區酃湖鄉的酃湖町中。墓葬封土堆呈圓形,夯筑而成,底徑約為25米,高6米,占地面積150平方米。1954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蔣家山大型封土堆巨墓進行實地調
在珠暉區酃湖鄉境內,漢初設酃縣,即以此湖而名,酃縣故城遺址就在附近。酃湖水清例甘沁,據傳源出清泉山,附近居人汲湖水烹糯米釀酒,即古之酃醁,亦稱酃酒,味極甘美,為酒中珍品,晉人張載特為之作《酃
歷史沿革: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1]34號):(1)撤銷衡陽市江東區、城南區、城北區、郊區,設立衡陽市珠暉區、雁峰區、石鼓區、蒸湘區。
(2)珠暉區轄原江東區的行政區域以及原郊區的和平、酃湖、東陽渡3個鄉和茶山坳鎮。
區人民政府駐湘江東路。
酃湖鄉轄白鷺湖、長興、雙江、上托、勝利、凌塘、光明、酃湖8個村,2個農場,132個村民小組。
2006年11月27日,湖南省民政廳批復同意將衡南縣咸塘鎮王
彭述(1854-1912)字向青,清咸豐四年十一月生于清泉縣城東郊彭家園(今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解放村),后遷居黃茶嶺彭家沖。光緒十二年(1886)中二甲第一名進士(傳臚),選遮吉士,任翰林院編修,并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