酃湖鄉因境內有酃湖而得名,為古酃醁酒(又名湖之酒)產地。它位于衡陽市珠暉區東部,耒河下游。東鄰衡南縣泉溪鎮,南靠東陽渡鎮,西接和平鄉,北臨茶山坳鎮,耒水環抱其東北兩方。轄11個村,132個村民小組,2個農場,2.12萬多人,面積32.78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雙江村牛皮塘。
境內水陸交通發達,耒水在境流程27公里,四季通航;省道1843線和京珠高速公路出入線衡川公路呈“人”字形與107國道聯網,與正在興建的市東外環路和規劃中的客運高速鐵路、衡酃路所形成的交通路網,使其區位優勢更為突出。
境內酃湖町為耒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歷為衡陽魚米之鄉,盛產稻,豆、菜、果、魚、豬,尤以葡萄、黃豆、大蒜、西紅柿、生姜、韭黃聞名。礦藏資源有芒硝、鹽鹵,貯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
鄉內有中學1所,小學7所,在校學生近2000人;衛生院1個,醫療站5個。境內古跡有酃縣故城遺址、西漢鐘武侯劉圣墓“天子墳”,名勝有“酃湖碧水”、“白魚搏浪”等。
近年來,酃湖鄉在珠暉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政府領導班子與時俱進,求實創新,深入實踐“-”,突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大力實施“一區三線三園”工程,推進酃湖城鎮化建設,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使酃湖鄉變成了衡陽市的璀璨明珠。農業產業結構走上了基地化、規模化的發展路子,建立了優質葡萄、精細蔬菜、特種養殖、花卉苗木、觀光休閑等五大基地。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群眾生活豐富多彩,計生、財稅、教育、民政和綜治等工作都跨入市、區先進行列。人平純收入3500余元,有74%的農戶營建了新房,彩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等商品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酃湖鄉在珠暉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巳鄉黨委、政府領導班子與時俱進,求實創新,深入實踐“-”,突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大力實施“一區三線三園”工程,推進酃湖城鎮化建設,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使酃湖鄉變成了衡陽市的璀璨明珠。農業產業結構走上了
花卉基地
基地化、規模化的發展路子,建立了優質葡萄、精細蔬菜、特種養殖、花卉苗木、觀光休閑等五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