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頭鎮 | 隸屬:資陽區 |
區劃代碼:430902104 | 代碼前6位:43090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H |
長途區號:0737 | 郵政編碼:413000 |
轄區面積:約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海南塘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海南塘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雙楓樹村 | ~208 | 村莊 | 雙楓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友誼村 | ~219 | 村莊 | 友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華興村 | ~221 | 鎮中心區 | 華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永明村 | ~223 | 村莊 | 永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橋村 | ~226 | 村莊 | 金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寓民村 | ~227 | 村莊 | 寓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富興村 | ~228 | 村莊 | 富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文興村 | ~233 | 村莊 | 文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沙頭鎮地處洋沙洲之頭,故名沙頭。
基本介紹:
益陽市資陽區轄鎮。1951年建沙頭鎮,屬沅江縣二區,1954年劃入益陽縣十三區,1956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再改鄉,1987年復建鎮,1994年劃入資陽區。位于區境東北部,面積48平方公里,人口3.1萬。鎮政府駐白土里,距城區18公里。有公路和航道通往市區與外地。轄勝利街、民樂街、共和街3個居委會和永豐垸、明星、共同、一新、青草港、光景灣、建民、雙楓樹、沙頭、團湖、上游、余家嘴、金湖、百億、絲茅嶺、同樂、永白村、中洲垸、忠義19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皮鞋、蛋品加工、磚瓦等廠。系全國商品糧基地,盛產水稻、魚、蛋、蔬菜。歷為民主垸及沅江、湘陰兩地副產品集散中心。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沙頭鎮入選湖南省2020屆文明村鎮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沙頭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絲茅嶺遺址所在地益陽市資陽區沙頭鎮友誼村。遺址地勢平坦,緊靠資水,是人類理想的棲居地。在遺址附近發現有同時期的或稍晚的古文化遺址數十處,構成了古文化遺址聚落群。遺址現距資水約1.5公里,東西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沅江縣的大潭口區。
1950年,屬沅江縣的忠義、一新、建民、永豐鄉。
1952年,增設沙頭鎮。
1953年,改建民鄉為楓樹鄉。
1954年11月,屬益陽縣。
1956年6月,撤并忠義、一新、楓樹、永豐鄉和沙頭鎮,設立沙頭鄉。
1957年,恢復沙頭鎮。
1958年10月,設立沙頭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撤銷沙頭大公社,改沙頭生產大隊為沙頭人民公社,保留沙頭鎮。
1984年3月,沙頭人民公社改為沙頭鄉
西湖咸蛋又名朱砂鹽蛋,有500年的制作歷史。1920年前后,益陽縣沙頭鎮出產的咸蛋甚多,并由該鎮在南洋經商的一位老板帶入南洋,在南洋一帶很有聲譽因沙頭鎮位于省府長沙之西,故名“西湖鹽蛋”。西湖鹽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