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氾水鎮 | 隸屬:寶應縣 |
區劃代碼:321023101 | 代碼前6位:3210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K |
長途區號:0514 | 郵政編碼:225000 |
轄區面積:約1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園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境內有一東園塘而得名。2000年區劃調整,東園民委會、胡成村合并,定名為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紅旗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因取“高舉紅旗”之意而得名。1962年,氾水鎮從氾水人民公社劃出,為縣屬鎮,在鎮區北部建立紅旗居委會。2000年區劃調整,紅旗居委會、復新村合并,定名…[詳細] |
勝利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取“工作要勝利”之意而得名。1962年汜水鎮從汜水人民公社劃出,為縣屬鎮,在鎮區南部建立勝利居委會。2000年與鎮南村合并,定名為勝利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東風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時值六十年代,取“舉紅旗,乘東風”之意而得名。…[詳細] |
西園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氾水鎮運河西岸而得名。1949年稱五里,1962年為五里大隊,1983年為五里村,隸屬氾光湖鄉,2000年瓦甸村并入,2001年瓦甸村劃出,設立…[詳細] |
柘溝社區 | ~008 | 鎮鄉結合區 | 柘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江寶社區 | ~009 | 鎮鄉結合區 | 江寶社區:位于氾水鎮東北部,東鄰太平南村,南接成莊村,西與戈店村、長沙村接壤,北傍龍河村。轄6個村民小組,446戶,共1649人,面積3平方公里![詳細] |
成莊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寶應縣成莊村位于范水鎮東北兩公里處,東臨京滬高速,全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耕地3800畝,人口2681人,勞動力1565人,三業總產值6000萬元,年…[詳細] |
郎兒村 | ~201 | 村莊 | 因靠近郎兒河而得名。1958年為郎兒大隊,1966年改為防修大隊,1981年恢復郎兒大隊,1983年體改時改建郎兒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長沙村 | ~202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條長沙河而得名。1949年稱長沙。1956年為長沙高級社。1958年為長沙大隊。1983年體改為長沙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戈店村 | ~203 | 村莊 | 戈店村:位于氾水鎮東北兩公里處,共有13個村民小組,耕地3800畝,人口2681人![詳細] |
石橋村 | ~204 | 村莊 | 因境內有石橋而得名。1949年稱石橋,1958年為石橋大隊,1983年體改時改為石橋村并設立石橋村村民委員會,隸屬石橋鄉。2000年區劃調整,石橋村,…[詳細] |
龍河村 | ~205 | 村莊 | 傳說小白龍探娘曾誤落此地,掃出一條河流,名曰小龍河。因境內有小龍和而得名![詳細] |
太平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有座太平橋而得名。1949年稱太平,1958年為太平大隊,1966年改為豐產大隊,1981年又稱太平大隊。1983年體改時改建太平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新陽村 | ~208 | 村莊 | 建隊時取原新安、高陽兩鄉各一字定名為新陽大隊,后村延續大隊名![詳細] |
高陽村 | ~209 | 村莊 | 因紀念高陽烈士,故名。1958年為高陽大隊,1983年稱高陽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韋北村 | ~210 | 村莊 | 韋北村地處范水鎮東首,安永河畔,四韋公路穿境而過,西鄰京滬高速,村域3.2平方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4320畝,現有12個村小組,792戶,總人口245…[詳細] |
京杭村 | ~212 | 村莊 | 因地處京杭大運河畔而得名。1949年稱京杭,1958年劃歸范光湖農場,1961年隸屬京杭管理區京杭大隊,1962年為氾光湖公社京杭大隊,1983年體改…[詳細] |
瓦甸村 | ~213 | 村莊 | 傳說隋朝末年裴元慶領瓦崗軍曾駐此地,后唐太宗李世民即封此地為瓦甸。后有王氏弟兄來此落戶,兄住處稱大瓦甸,弟住處稱小瓦甸![詳細] |
牌坊村 | ~214 | 村莊 | 因境內曾有貞潔牌坊而得名。1958年為萬寶大隊,1966年改為紅星大隊,1981年更名為牌坊大隊,1983年體改時改建牌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氾西村 | ~215 | 村莊 | 氾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蕩村 | ~216 | 村莊 | 因文革時本著""破舊立新""之意,將""南蕩""改為""新蕩”而得名![詳細] |
新民村 | ~217 | 村莊 | 1945年當地解放時,當地民眾為慶祝新政權的誕生而得名![詳細] |
蘇律村 | ~218 | 村莊 | 因紀念革命烈士蘇律而得名。1949年稱蘇律,1958年為蘇律大隊,1983年體改時改建蘇律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區劃調整,蘇律村、海河村合并,定名為…[詳細] |
迎豐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迎豐村位于范水鎮0正南方位約1.5公里,共有6個村民小組(原12個),全村1767人,耕地面積2625畝,村辦企業2個,村集體資產180萬元。
…[詳細] |
宋埠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宋埠村:位于范水鎮以東,共有13個村民小組,耕地3800畝,人口2681人![詳細] |
金寶漁業村 | ~221 | 村莊 | 金寶漁業村:位于范水鎮以南,共有13個村民小組,耕地3800畝,人口2681人![詳細] |
地名由來:
唐宋時期即稱范水,明萬歷年間,開宏濟河,建氾水閘,鎮以閘名。
基本介紹:
氾水鎮是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畔的明星古鎮,始名“氾水”,唐代集鎮初具規模,自古就有“金范水”美譽。范水地理條件優越,-、淮江公路和金寶南線公路穿境而過,國家級重點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寶應站座落于范水境內。全鎮行政區劃面積172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0萬人,轄22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綠化造林百佳鄉鎮、省重點中心鎮、省百家名鎮、省文明鎮、市自然保護區。
集鎮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萬人,初步形成了工業區、商貿區、教育區、住宅區和文化娛樂中心“四區一中心”的總體布局。全鎮工業企業近千家,形成了以電子電器、紡織、機械、車船配件和玻璃制品為主體的產業格局,特別是駿升科技公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氾水鎮位列第478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氾水鎮位列第465位。
2021年10月,氾水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75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氾水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氾水鎮位列第931名。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氾水鎮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4年7月,氾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氾水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苗家大樓位于寶應縣氾水鎮紅旗居委會五一北路144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祁家大院位于寶應縣氾水鎮紅旗居委會五一北路145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運西閘位于寶應縣氾水鎮金寶漁業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湖退水閘位于寶應縣寶應湖大汕隔堤東段、氾水鎮湖濱村與金湖縣唐港鎮交界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氾水涵洞位于寶應縣氾水鎮新農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氾水區氾水鎮。
1957年春撤氾水區改置氾水鄉,氾水鎮屬之。
1958年建氾水公社,1983年改氾水鄉,1985年撤氾水鄉設氾水鎮,2000年韋鎮鄉,石橋鄉和氾光湖鄉并入。
2002年更名為范水鎮。
2012年5月恢復氾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