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鎮,是著名"五卅"烈士顧正紅故鄉。是2000年6月由原正紅、獐溝、陳鑄三鄉鎮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合并的建制鎮。地處濱海南大門,西、南與阜寧縣隔河相望,東與蔡橋鎮相鄰,北與通榆鎮接壤。轄29個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148平方公里,100913人口,11.5萬畝耕地,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73132萬元,人均純收入5177元,財政收入1213萬元。
【自然條件】
該鎮是嵌鑲在鹽阜大地、射陽河畔的一顆明珠,地處北溫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南涉射陽河,北依蘇北灌溉總渠,西枕通榆河,土質肥沃,水域資源豐富,素有濱海"金三角"之稱。
【基礎設施】
交通:204國道和通榆河穿越全境,正在建設中的連鹽高速公路,直通顧正紅烈士故居,鎮政府距鹽城飛機場70公里,距新長鐵路益林火車站20公里,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31個村(居)、村村通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現有省級重點中學1所,普中6所,小學31 所,教職員工874人,中級職稱以上有274人,在校學生1.125萬人,中心初中、中心小學和無錫市在烈士故鄉創建的希望小學等,基礎教育工作均列全縣上游。
衛生、農村改水:鎮現有三所一級甲等醫院3所,醫療病床340多張。村級衛生保健體系健全,農村現有深水井17口,自來水入村率達100%,入戶率達90%以上。
【人文景觀】
顧正紅烈士故居。1925年5月,出生在"如來庵"鄰村小顧莊的顧正紅在震驚中外的"五卅"反帝運動中,加入了中國0。在與日商資本家英勇斗爭中,壯烈犧牲。黨和政府為紀念這位國際工人運動史上的杰出人物,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正式定名"正紅人民公社",現為"正紅鎮人民政府"。1996年烈士故居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并對外開放,供國內外人們參觀景仰。在革命戰爭年代,該鎮共有200多名革命烈士為民族解放捐軀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