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糜巷橋社區 | 隸屬:太湖街道 |
區劃代碼:320211007011 | 代碼前6位:32021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人口數量:約7100人 |
地名由來:
2003年,糜巷橋村整村拆遷異地安置。因有糜巷橋村,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糜巷橋社區位于無錫市太湖新城中心,東依五湖大道,南臨高浪路,西靠大學城,北臨五里湖,享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風景娓娓如畫。社區管轄范圍包括:糜巷橋家園、周新苑三期二批與邢墅橋。糜巷橋家園是原糜巷橋村經過整村拆遷、移地安置后建立的無錫市唯一一個別墅式安置社區,成立于2004年9月1日。2011年11月,社區全面接管周新苑三期二批和糜巷橋家園5幢高層,2022年接管邢墅橋。截至目前,居民住宅區建筑總面積35.12萬平方米,擁有居住人口7100人,2981戶,其中戶籍人口2736人,1032戶,常住人口3522人,流動人口3578人。
便民設施:糜巷橋家園內的便民設施包括:老年活動室、社區圖
歷史沿革:
1956年3月,屬湖山鄉。
1956年12月,劃歸東絳鄉管轄。
1958年,取名為糜巷橋大隊。
1983年前,改為糜巷橋村民委員會。
2004年,命名為糜巷橋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糜巷橋社區附近有惠山古鎮、靈山景區、黿頭渚、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江陰濱江要塞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宜興紫砂陶、陽山水蜜桃、無錫毫茶、馬山楊梅、宜興大閘蟹等特產,有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漢調二簧、王興記小吃、小熱昏、鳳羽龍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無錫市·經開區·太湖街道·糜巷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