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水城(雪浪街道) | 隸屬:濱湖區 |
區劃代碼:320211008 | 代碼前6位:32021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轄區面積:約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5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1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長廣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地處長廣溪河最寬處,故而得名。2007年撤村建居,改為長廣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石塘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五里湖與長廣溪界有古石塘橋,故而得名。…[詳細] |
望溪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地處長廣溪東,遠望長廣溪,故而得名。2004年10月,由于區域調整,進溪橋村民委員會與釣橋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望溪村民委員會。2007年,撤村建居,…[詳細] |
許舍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許舍山,故而得名。1958年,全國大躍進改為許舍大隊,文化大革命時改為興無大隊。1983年,又改為許舍農工商聯社。1987年,改為許舍村民委…[詳細] |
葛埭社區 | ~007 | 主城區 | 葛埭社區:轄區內具區路橫穿東西,緣溪道、長廣溪貫通南北,西依雪浪山,南接環太湖高速,是一個文化古村。轄區面積3.467平方公里,常住1296戶,人口3…[詳細] |
板橋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因村中古有板橋,故而得名。原為新風大隊,1983年,改為板橋村民委員會。2005年,與農聯村民委員會、漁業村民委員會三村合并,仍是板橋村民委員會。20…[詳細] |
雪浪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在雪浪山下直望雪浪庵,故而得名。2004年10月,由原仙河村民委員會、陶墅村民委員會和雪浪村民委員會合并組建而成的。2006年,撤村建居,成立雪浪社…[詳細] |
南苑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因坐落在南泉古鎮,以城鎮居民居住為主的小區。…[詳細] |
大浮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因地處太湖風景大浮渚,故而得名。2003年,由漆塘村民委員會、大浮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大浮村民委員會,2010年由大浮村民委員會、羊歧村民委員會兩村合并…[詳細] |
軍嶂社區 | ~013 | 城鄉結合區 | 因地處錫南第一高峰軍嶂山,故而得名。2004年9月,由原軍南村民委員會和軍北村民委員會合并而成。2010年,由軍南村民委員會、軍北村民委員會兩村合并轉…[詳細] |
西林社區 | ~014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西林村,故而得名。1949年5月,屬無錫縣南泉鄉。1961年,劃歸無錫市軍嶂公社。1978年,劃歸大浮公社。2004年,劃歸南泉鎮。2010…[詳細] |
吳塘社區 | ~015 | 主城區 | 因地處太湖交通要塞吳塘門,故而得名。2004年,由楊巷村民委員會、吳塘村民委員會、白旄村民委員會三村合并吳塘村民委員會。2010年,由吳塘村民委員會、…[詳細] |
濱湖社區 | ~016 | 主城區 | 因毗鄰太湖,故而得名。2010年,由濱湖村民委員會、方湖村民委員會兩村合并轉為濱湖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裕新社區 | ~017 | 主城區 | 因裕村和新湖兩村合并,故而得名。2004年9月,新湖村民委員會與裕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的,成立裕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由裕村村民委員會、新湖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泉社區 | ~018 | 主城區 | 因坐落南泉古鎮,故而得名。2004年7月,南泉村民委員會和安堂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南泉村民委員會。2010年,由南泉村民委員會、安堂村民委員會兩村合并轉…[詳細] |
南湖社區 | ~019 | 主城區 | 因北靠南泉古鎮,南臨太湖,故而得名。2004年,由原南山村民委員會、塘曹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為南湖村民委員會。2010年,南湖村民委員會轉為南湖社區居民委…[詳細] |
貢湖社區 | ~020 | 主城區 | 因太湖五湖之稱,貢湖為之一,故而得名。2004年,貢湖村民委員會與竹山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貢湖村民委員會。2010年由貢湖村民委員會、竹山村民委員會兩村…[詳細] |
壬港社區 | ~021 | 主城區 | 因地處太湖壬子港口,故而得名。2003年,壬港村民委員會、鮑家村民委員會合并為壬港村民委員會。2010年,由壬港村民委員會、鮑家村民委員會兩村合并轉為…[詳細] |
融創城社區第一社區 | ~022 | 主城區 | 融創城社區第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敦睦社區 | ~023 | 主城區 | 敦睦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雪浪科教園社區 | ~401 | 主城區 | 雪浪科教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雪浪山,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無錫山水城(雪浪街道)由原江蘇省無錫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區和原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于2009年9月整合組建而成,東臨無錫市新行政中心、南靠太湖、西至梅梁湖、北接五里湖,行政管轄面積72平方公里,下轄科教產業園(K-Park)、山水城旅游度假區、以及18個行政村和社區,現常住人口6.2萬人,經濟總量300億元,為太湖新城西翼,是無錫加快建設生態城、旅游和現代服務城、高科技產業城和宜居城的核心區,將努力建成著名觀光旅游區、一流生態休閑區、高端科教產業區、優美江南古鎮區、富裕和諧宜居區。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山水城(雪浪街道)上榜。
歷史沿革:
1912-1929年,屬無錫縣開化鄉。
1934年,屬無錫縣第十四區。
1937年,屬無錫縣第三區。
1945年11月,屬周新鎮區。
1949年4月,置雪浪鄉,屬無錫縣,后撤銷。
1956年,合并方橋、板橋、葛埭、許舍4鄉為葛埭鄉。
1957年,改名雪浪鄉。
1958年9月,成立無錫縣第四人民公社;10月,更名為雪浪人民公社,駐方橋。
1983年4月,復為雪浪鄉。
1987年底,撤鄉置雪浪鎮。
1995年6月,屬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