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支塘境域屬常熟縣雙鳳鄉,分隸三十八都、四十都、四十一都。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縣東境為昭文縣,支塘境屬昭文縣。
宣統二年(1910年),常熟、昭文兩縣區劃分建為35個市鄉,支塘、何市、任陽建制為鄉。
1934年支塘、何市、任陽建制為鎮。
1940年8月至194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支塘分屬常熟縣何市區、蘇州縣任石區和李白區。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恢復戰前區鄉建制,支塘、何市屬支塘區,任陽屬唐市區。
新中國成立后調整區劃,1950年3月,支塘、何市、任陽建制為鄉。
1956年設支塘區,1957年撤區并鄉,設支塘、何市、任陽三鄉。
1958年以鄉建社,建立支塘、何市、任陽3個人民公社。
1983年3月,恢復原鄉建制。
1986年、1992年,支塘、何市、任陽先后撤鄉建鎮。
2003年4月,任陽鎮并入,同年6月,何市鎮并入。
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