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順河鎮 | 隸屬:淮安區 |
區劃代碼:320803115 | 代碼前6位:32080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H |
長途區號:0517 | 郵政編碼:223001 |
轄區面積:約7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順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順河集是古代貿易所與交通要道,因農民順漁濱居住而得名順河。…[詳細] |
三堡村 | ~200 | 村莊 | 因所處三堡蕩而得名。解放初隸屬于丁澄區郝渠鄉,1958年改名為三堡小鄉,1983年改名為三堡村并經上級批準設立三堡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艾口村 | ~201 | 村莊 | 因早年間以艾姓在河邊居住而得名。建國初期稱艾口高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稱艾口大隊,1984改為艾口村,2001年聯村并組時與代王村合并稱為艾口…[詳細] |
順西村 | ~202 | 村莊 | 因為在順河鎮的西側而得名。建國初期稱時廖高級社、蔣姚高級社,58年人民公社時稱時廖大隊、蔣姚大隊,2001年并村聯組由原來的時廖村和蔣姚村合并為現在的…[詳細] |
雙墩村 | ~203 | 村莊 | 歷史上以兩個河墩而得名。建國初期稱雙墩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稱雙墩大隊,1983年以后稱雙墩村,2001年并村聯組時與墩劉村合并為雙墩村經上級批…[詳細] |
駱蕩村 | ~204 | 村莊 | 因駐地駱姓較多,面積較大而得名。(“蕩”意為面積廣大)。…[詳細] |
崔周村 | ~205 | 村莊 | 本村自古以來已崔、周兩姓居多,故以姓氏得名為崔周村。解放前就存在崔周,六十年代分為崔周,西崔兩個生產大隊。…[詳細] |
何橋村 | ~206 | 村莊 | 因橋梁名稱為何橋而得名。何橋的來歷:歷史上有條淮安縣到鹽城的官道經過何橋村,有位姓何的鄉紳出資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橋,命名為何橋。…[詳細] |
官路村 | ~207 | 村莊 | 因地理位置處于古時官道的路口而得名。歷史上有條淮安縣到鹽城的官道經過官路村,官路村正處在一個重要的交通路口。…[詳細] |
順東村 | ~208 | 村莊 | 因為在順河鎮的東側而得名。建國前有座大橋很高,附近居民開始稱呼為高橋村,沿用至200年;建國前有個孫莊,后從孫莊分出來一個莊叫做新莊,后形成大的聚落新…[詳細] |
延年村 | ~209 | 村莊 | 取延年益壽的含義。延年村建國前就已存在,建國初期為紅星高級社,1958年改名為順河人民公社延年大隊,1983年上級批準設立延年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三合村 | ~210 | 村莊 | 因早年間因有殷姓、魏姓、許姓三大姓在此居住而得名。…[詳細] |
雙井村 | ~211 | 村莊 | 因村中心有兩口古井而得名。村中心兩口古井位于雙井村村委員東側雙井自然村中心。…[詳細] |
大吉村 | ~212 | 村莊 | 因駐地大吉墩且寓意吉祥如意得名。建國初期為大吉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為大吉大隊,1983年為大吉村,2001年并村聯組時與北場村合并形成,200…[詳細] |
大蔣村 | ~213 | 村莊 | 因過去出了個蔣姓大官而得名。建國初期稱大蔣高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稱大蔣大隊,1984改為大蔣村,2001年聯村并組時與邵王村合并稱為大蔣村并…[詳細] |
徐蕩村 | ~214 | 村莊 | 因徐姓居多而得名。建國初期稱徐蕩高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稱徐蕩大隊,1984改為徐蕩村,2001年聯村并組時與李郁村合并稱為徐蕩村并經上級批準…[詳細] |
地名由來:
順河集是古代貿易所與交通要道,因農民順漁濱居住而得名順河。
基本介紹:
順河鎮位于楚州城區東北23公里處,東連蘇咀鎮,兩傍淮河入海道、蘇北灌溉總渠,與仇橋鎮隔河相望,西接季橋、席橋兩鎮,北鄰欽工、茭陵兩鄉鎮。全鎮社會總面積7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118畝,人口42343。下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9個村(居)民小組。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8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6元。
[農業經濟]近幾年來,順河鎮緊緊圍繞中央1號文件精神,立足于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以科技新成果的推廣應用為載體,全面提高科學種田水平,加速無公害農業生產,推廣小麥良種2萬畝,小麥畝產達371公斤,推廣水稻良種2萬畝,建立了3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順河鎮被命名為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為順河區,1958年為順河人民公社,1983年為順河鄉,1999年為順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