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江蘇省 > 鹽城市 > 東臺市 > 梁垛鎮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梁垛鎮

[移動版] [梁垛鎮榮譽與排名]
地名:梁垛鎮隸屬東臺市
區劃代碼:320981107代碼前6位:320981
行政區域:江蘇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蘇J
長途區號:0515 郵政編碼:224000
轄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5.51萬人
人口密度:約787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2個社區、29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咸橋社區~003主城區
因境內有一座咸嘉橋而得名。1983年,設立咸橋社區居民委員會。2020年12月,原登云居委會、原新橋居委會、原茶亭居委會與原咸橋居委會合并,設立新的咸…[詳細]
鶴倫社區~005主城區
鶴倫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小樊村~200村莊
因居民姓氏而得名。2001年設立小樊村,沿用至今。…[詳細]
殷樂村~201村莊
寓意百姓生活殷實快樂。2001年,原董徐村與原殷韓村合并,設立殷樂村。…[詳細]
沈倪村~202村莊
因沈家垛、倪家垛兩自然村而得名。2000年,原沈樂村與原倪王村合并,設立沈倪村。…[詳細]
如意村~203村莊
因“數百年前,此地有一位名叫如意的秀才,講話辦事公道,很受群眾尊敬。秀才去世后,人們就把所在的圩區答為如意圩區”的傳說而得名。…[詳細]
梁西村~204城鄉結合區
因地處梁垛西邊而得名。1983年設立梁西村。2001年原梁西村與原沈元村合并設立新的梁西村。…[詳細]
舍港村~205城鄉結合區
因當地舍、河溝、港汊較多而得名。2001年,原白云村與原徐聯村合并,組建舍港村。…[詳細]
梁垛村~206主城區
因境內梁垛自然村而得名。1983年,設立梁垛村。2001年,原梁垛村與原梁東村合并,設立新的梁垛村。…[詳細]
梁北村~207主城區
因地處梁垛北邊得名。2000年,原三合村與原苗橋村合并設立梁北村。…[詳細]
梁南村~208城鄉結合區
因地處梁垛南邊而得名。1983年設立梁南村,沿用至今。…[詳細]
安洋村~209城鄉結合區
原安梁村與原三洋村、原洋團村三村合并后的縮稱。…[詳細]
永和村~210城鄉結合區
因境內一條永安河貫穿全境而得名。解放初期,設立安梁鄉永和村,1958年11月,改設永和生產大隊。1983年9月,復置永和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詳細]
高柳村~211城鄉結合區
因當地的“高家灶”和“柳家灶”而得名。2000年,原殷程村與原唐柳村合并,設立高柳村。…[詳細]
中聯村~212村莊
因由幾個自然村聯合而成而得名。2000年,原陶灶村與原洋橋村合并,設立中聯村。…[詳細]
牌樓村~213村莊
因境內有一古老牌樓而得名。1983年,設立牌樓村。2000年,原牌樓村與原北楊村合并,設立新的牌樓村。…[詳細]
丁堡村~214村莊
相傳明末清初,該地鹽民為反對官吏的殘酷迫害和統治,紛紛進行起義反抗,帶頭人為丁姓,此地且地勢較高,四面環水,故此得名。…[詳細]
大凡村~215村莊
因居民姓氏而得名。1983年設立大凡村,沿用至今。…[詳細]
牌溝村~216村莊
因此地原為牌樓周家舍與甘溝村而得名。1983年設立牌溝村。2000年4月原牌溝村與原臺南林蠶場合并設立新的牌溝村。…[詳細]
孔堡村~217村莊
因此處居民多姓孔,且舊時此處曾筑過土圩子而得名。…[詳細]
張倪村~218村莊
因此地有張、倪兩大家族而得名。1983年設立張倪村。2000年4月原仲韓村與原郁家村、原張倪村合并設立新的張倪村。…[詳細]
四港村~219村莊
因當地有四個港口而得名。2000年,設立四港村,沿用至今。…[詳細]
高窯村~220村莊
因境內有座高姓創辦的古窯而得名。1983年設立高窯村,沿用至今。…[詳細]
單南村~221村莊
以自然村單家墩、南港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通城村~222村莊
因區域內的鎮級公路通往臺城而得名。2000年4月,原雙豐村與原燈塔村合并設立通城村。…[詳細]
臨塔村~223村莊
臨塔村坐落在古老的運鹽河道、入海水道與歷史文化長廊的泰東河旁,因毗鄰建于唐代海春軒千年古塔而得名,是古老美麗神話傳說“天仙配”的起源地,傳說中的“舍子…[詳細]
泰河村~224村莊
因泰山村、河口村合并,取首字而得名。2000年4月,原泰山村、原河口村與原郁楊合并設立泰河村。…[詳細]
董賢村~225村莊
因境內有董永廟、董孝賢祠等古跡而得名。1983年設立董賢村。2000年4月原董賢村與原繆杭村合并設立新的董賢村。…[詳細]
中南村~226村莊
由于該地處于臺南鎮中部稍南而得名。2000年4月,原東岔村、原閘南村與原劉溝種子場合并,設立中南村。…[詳細]
興鶴村~227村莊
以原興圩、鶴北兩行政村各取首字得名興鶴。…[詳細]
雙河村~228村莊
因毗鄰泰東河、肝腸河兩條自然河而得名。2003年撤銷原肝腸河村設立雙河村。…[詳細]

地名由來:

唐開元年間(713—741年),遷來一戶姓梁的,居此燒鹽為生,頗為發達,因而得名梁垛。因梁垛位于西溪南側,故又稱南梁。

基本介紹:

東臺市轄鎮。1957年為梁垛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4.6萬。204國道過境。通榆河、梁垛河縱橫其中。轄梁垛、北楊、牌樓、金橋、小樊、殷韓、倪王、沈東、周徐、董樂、如意、如二、沈元、徐塘、舍聯、向云、三合、苗橋、梁東、梁南、三楊、楊團、安梁、永河、殷程、唐柳、洋橋、陶北、梁西29個村委會和登云、新橋、榮亭、咸橋4個居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為市商品糧基地之一。鎮村辦企業有機械、紡織、化工、磚瓦、水泥制品等廠。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梁垛鎮位列第477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梁垛鎮位列第459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梁垛鎮位列第452。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梁垛鎮上榜。

2021年10月,梁垛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77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梁垛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梁垛鎮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梁垛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梁垛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查看更多梁垛鎮榮譽與相關排名>>

文化旅游:

唐柳人民打鬼子遺址

1938年3月25日,侵華日軍占領東臺城。駐守東臺的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退,唐柳人民自發聚殲作惡日軍。唐柳是指唐家灶、柳家灶,現為梁垛鎮唐柳村,唐柳人民聚殲侵華日軍的舊址,被命名為東臺市愛國主義

范仲淹家族墓

明嘉靖二十四年范仲淹嫡傳十代孫范時新從淮南遷居南梁(今東臺市梁垛鎮)。乾隆時,十六代孫范譽端,在今梁垛鎮梁垛村為先人營造塋墓,并在墓側建筑祠堂,計房屋十八間,占地四畝。有圍墻環繞,抗日戰爭期

土山遺址

土山位于梁垛鎮梁北村北首,現存高8米,頂部面積50平方米,上有一個航標塔。土山舊名涌泉墩,清順治十四年(1661)壘土而成,高三丈寬十余丈,上有觀間閣,久圯。嘉慶十四年(1809),眾灶戶公

光明鄉政府

光明鄉老政府位于東臺市梁垛鎮小凡村內,現有舊青磚瓦房三進十間,占地500平方米。1981年梁垛公社社志中記載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全縣一百五十六個鄉合并為八十六個鄉。同時新豐、安梁兩區

牌樓村節孝坊遺址

“節孝坊”是清光緒年間賜建,旌表周氏雪梅一生守節操、行孝悌義舉。“節孝坊”建在梁垛鎮牌樓村一組南官河北岸,正面朝南,三丈寬、二丈多高,四柱、三門、三檐、三橫梁,最高處雙龍盤拱“圣旨”石牌,中

+查看更多梁垛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梁垛場,屬揚州府泰州管轄。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屬揚州府東臺縣。

1912年,設梁垛市,屬東臺縣。

1929年,梁垛市與安豐市合并為東臺第二區。

1940年10月,新四軍東進,解放梁垛,仍屬東臺縣第二區。

1941年,民主政府將東臺縣第二區改稱安豐區,屬東臺縣安豐區。

1952年9月,安豐區與三倉區、臺南區的部分鄉合并重新組建為安豐、安梁、新豐3個區,梁垛為安梁區所在地。

+查看詳細梁垛鎮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梁垛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福利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看 |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亚洲新福利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