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淳區 | 隸屬:南京市 |
區劃代碼:320118 | 代碼前6位:320118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轄區面積:約79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2.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43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淳溪鎮鎮興路228號 | |
下轄地區:6個街道、2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淳溪街道 | 17.32萬人 | 46.4km2 | 高淳縣轄鎮,縣府駐地。歷為縣治之地。地處水網圩區,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1958年建淳溪鎮公社,1981年改淳溪鎮。位于縣境中部偏西,距省道寧望線10公…[詳細] |
古柏街道 | 4.1萬人 | 16.1km2 | 高淳縣轄鄉。1962年建古柏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10公里。面積16.1平方公里,人口1.2萬。雙(牌石)高(淳)公路從鄉中穿過。…[詳細] |
漆橋街道 | 2.31萬人 | 53.7km2 | 漆橋鎮位于高淳縣北部,游山北麓, 早在明嘉靖年間, 漆橋鎮己屬高淳七市之一,據孔氏宗譜記載,宋德祜年間(1326年)孔氏五十四代子孫文昱公來此定居。另…[詳細] |
固城街道 | 3.62萬人 | 62.2km2 | 高淳縣轄鎮。1949年建固城區,1957年改固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9年設鎮。位于固城湖東畔,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界,距縣府1…[詳細] |
東壩街道 | 3.32萬人 | 78.48km2 | 高淳縣東壩鎮,位于江蘇省南部蘇皖兩省交界處,全鎮總面積7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8萬人。屬""江蘇省百家名鎮"",南京市新型小城鎮建設達標鎮,…[詳細] |
椏溪街道 | 4.59萬人 | 115km2 | 高淳縣椏溪鎮位于南京市高淳縣的東部,是江蘇省新型小城鎮之一,東與溧陽交界、南距安徽郎溪定埠鎮8公里、北與溧水縣毗連。全鎮總面積115平方公里,人口5萬…[詳細] |
陽江鎮 | 5.04萬人 | 125km2 | 陽江鎮是江蘇省高淳縣的西大門,因水陽江穿境而過得名。襟湖大橋橫跨官溪河,緊鄰淳溪鎮。鎮西境與安徽省宣州市、當涂縣交界,區位優勢獨特。陽江鎮總面積12…[詳細] |
磚墻鎮 | 2.45萬人 | 66.73km2 | 磚墻鎮位于江蘇省高淳縣西南部水網圩區,西瀕水陽江,離高淳縣城10公里,南京國際機場56公里,南京城86公里,與宣州市水陽鎮一江之隔,縣道南部干線貫通全…[詳細] |
團結圩良種繁育場 | 7人 | …[詳細] | |
茶葉實驗場 | 936人 | …[詳細] | |
高淳監獄 | …[詳細] | ||
傅家壇林場 | 624人 | 傅家壇林場的…[詳細] |
地名由來:
“高淳”,一說以民風淳樸得名。二說因民風不古,以“高淳”寓“司導教化”之義。明初,京師應天府以“地廣難治”為由,奏割溧水縣南9鄉置縣,“初擬淳化,欽定高淳”。
基本介紹:
高淳區位于北緯31°13'~31°26',東經118°41'~119°21',地處江蘇省西南端、蘇皖交界處,為南京市南大門。東界溧陽市,東南、南、西三面與安徽省郎溪縣、宣州區、當涂縣毗連,北鄰溧水區。北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50千米,在南京1小時都市圈內;溧(陽)蕪(湖)高速(已建成高淳至蕪湖段,溧陽至高淳段尚未完工)、蕪(蕪湖)太(太湖)公路橫貫東西,東達蘇錫常滬、西至蕪湖。寧(南京)高(高淳)高速和高(高淳)宣(宣州)路在境內銜接貫穿南北,南抵宣(州)郎(溪)廣(德)、北通南京;寧高新通道、寧高城際軌道交通跨石臼湖直連南京。全區總面積790.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91平方千米。全區下轄淳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高淳區上榜2024全國旅游百強區第72名。
2024年9月,入選2024中國市轄區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區第87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高淳區位列500位。
2023年11月,高淳區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排名第62。
2023年3月,江蘇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市、區)培育名單公布,高淳區入選。
2022年12月,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名單,高淳區榜上有名。
2022年11月,生態環境部命名高淳區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21年12月,農業農村部認定高淳區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2021年11月,高淳區入圍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名單螃蟹。
歷史沿革:
周景王四年(前541),置瀨渚邑。
周景王五年,改名為陵平。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楚國攻打吳國,占領陵平,更名為平陵,屬楚國。
秦漢時期屬溧陽縣。
三國吳屬永平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又恢復設立溧陽縣。
隋、唐屬溧水縣。
元屬溧水州。
明朝弘治四年(1491),析溧水縣西南部7鄉置高淳縣,屬應天府。
清屬江寧府。
1914—1927年,屬金陵道。
1934—1937年,屬江寧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蘇南行署
區劃: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