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王集鎮 | 隸屬:灌云縣 |
區劃代碼:320723110 | 代碼前6位:3207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G |
長途區號:0518 | 郵政編碼:222000 |
轄區面積:約9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62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振興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取社區振興的美好寓意而得名。因縣城建設發展,為便于管理和服務群眾,2011年9月縣政府會議紀要明確,按劃定區域成立居民委員會,屬東王集鄉,2015年…[詳細] |
直屬村 | ~200 | 鎮中心區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從黃楊大隊中劃出,因靠近鄉駐地,由鄉直接管轄,故名![詳細] |
東灣村 | ~201 | 村莊 | 1946年屬第二區天適鄉,1949年6月屬王集區天適鄉,1956年屬楊集區天適鄉董灣初級社,1958年得名得名董灣大隊,1983年改為東灣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興春村 | ~202 | 村莊 | 元興莊為原地主客莊莊號,村部駐地為元興莊,取興旺發達、如春一般的意思,故名![詳細] |
韓圩村 | ~203 | 村莊 | 韓姓先祖在此建村筑圩,故名。解放前屬第二區天適鄉,1949年屬楊集區天適鄉,1958年得名韓圩大隊,1983年改為韓圩村村民委員會,屬東王集鄉,201…[詳細] |
楊圩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1964年從韓圩大隊劃出,當時以楊圩莊規模較大,故名。…[詳細] |
合興村 | ~205 | 村莊 | 因村莊合并,取興盛之意,故名。民國年間屬岑池縣石岑鄉,1956年社教時屬西岑鄉,1958年得名得名合興大隊,1983年改為合興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詳細] |
法科村 | ~206 | 村莊 | 因為紀念烈士夏法科,故名。1935年屬伊山區石岑鄉,1949年屬岑池區石岑鄉,1956年屬楊集區石岑鄉,1958年得名得名法科大隊,1983年改為法科…[詳細] |
任圩村 | ~207 | 村莊 | 任姓先祖在此建村筑圩,故名。1939年屬伊山區石岑鄉,1949年6月屬王集區鹽河鄉,1956年屬伊山區孫莊初級社,1958年得名得名孫莊大隊,1983…[詳細] |
焦蕩村 | ~208 | 村莊 | 1939年屬伊山區石岑鄉,1949年屬王集區鹽河鄉,1956年屬伊山區鹽河鄉焦蕩初級社,1958年得名得名石劍大隊,1983年改為焦蕩村村民委員會,2…[詳細] |
黃楊村 | ~209 | 村莊 | 因此處黃、楊二姓居多,故名。1928年屬第二區天適鄉,1949年6月屬王集區岑六鄉,1956年為伊山區鹽河鄉黃楊初級社,1958年得名得名團結大隊,1…[詳細] |
六里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一條六里河,故名。1935年屬王集區王集鄉,1949年屬岑池區鎮北鄉,1959年屬伊山區伊東鄉,1958年得名得名任徐大隊,1966年改為六里…[詳細] |
小垛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王姓住小土堆上,故名。1928年原為二區伊山鄉,1949年屬王集區鎮北鄉,1958年得名得名任徐大隊,1966年更名為三里大隊,1983年改為小垛村村…[詳細] |
后河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因此莊在東門河南岸旁,群眾稱東門河為后河,故名。…[詳細] |
伊東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村民委員會緊靠大伊山東邊,故名。1949年屬王集區后河村,1958年得名屬后河大隊,1984年從后河村民委員會劃出,得名伊東村村民委員會,屬東王集鄉,…[詳細] |
元邦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1935年屬第二區伊東鄉,1949年屬王集區伊東鄉,1956年屬伊山區伊東鄉,解放前地名叫元邦,1958年得名改為前河大隊,1983年改為元邦村村民委…[詳細] |
條河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村北部有條六里河,故名。1935年屬第二區岑六鄉,1949年屬王集區岑六鄉,1950年6月屬岑池區岑六鄉,1951年屬伊山區岑六鄉,1956年為鹽…[詳細] |
大南村 | ~216 | 村莊 | 清朝未年,大地主雷百萬有99個客莊,以東西南北大小依次命名,此處位于最南面,故名![詳細] |
鹽東村 | ~217 | 村莊 | 因本村位于鹽河東岸,故名。1935年屬第二區岑六鄉,1949年屬王集區岑六鄉葛莊村,1956年屬伊山區岑六鄉,1956年為伊山區鹽河鄉葛莊初社,195…[詳細] |
封莊村 | ~218 | 村莊 | 清朝初期有封姓兄弟4人到此定居建村,故名。…[詳細] |
蔣圩村 | ~219 | 村莊 | 蔣姓先祖在此建村筑圩,故名。1916年屬第二區岑六鄉,1948年屬岑池區伊山鄉,1949年屬岑池區鹽河鄉,1958年得名得名蔣圩大隊,1983年改為蔣…[詳細] |
鹽河村 | ~220 | 村莊 | 因村西有一條南北向鹽河通過,故名。1946年為第二區伊山區岑六鄉第一保,1949年屬王集區鹽河鄉,1958年得名得名沿河大隊,1983年改為鹽河村村民…[詳細] |
地名由來:
此處王姓居住聚集,名王集,因與沭陽縣王集重名,又位于縣城東部,故名。
基本介紹:
【東王集鎮名片】
·江蘇省創安工作魅力鄉鎮;
·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鄉鎮;
·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糧食、苗豬);
·連云港市農業經濟增長先進鄉;
【自然概況】東王集鄉緊鄰縣城,是全縣農業產業經濟與新型招商經濟重點鄉鎮,鄉域總面積92平方公里,耕地5644公頃,轄21個行政村,6.22萬人。2006年,實現GDP2.58億元,增長16.2%,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27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7380萬元,增長86%,實現固定資產投入1.88億元,增長29.5%,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
【農業經濟】圍繞高效農業,建立了6萬畝優質稻米基地。其中五彩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東王集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東王集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命名東王集鎮為第三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東王集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東王集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東王集鎮為2018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2017年9月,江蘇省商務廳確定東王集鎮為第三批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
歷史沿革:
1983年8月,設立東王集鄉。
2015年1月,改東王集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