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于壩村 | 隸屬:大公鎮 |
區劃代碼:320621107207 | 代碼前6位:32062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民國時期曾有于壩鄉,由此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于壩村為江蘇省第十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于壩村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梨、桃)。
2018年12月,于壩村入選2018年度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
基本介紹: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大公鎮于壩村位于大公鎮南首,南邊與城東鎮韓徐村接壤,面積5.16平方公里,31個村民小組,1256戶,常住人口3707人,現有村干部7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4190畝,勞力1704人,村以下企業4個,分別是腸衣廠、制線廠、水廠和果業公司。
全村98%以上人員繳納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近千人辦理了農村社保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村實現工業總值2.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02元。
于壩村與噇口村、早稼村、王院社區、群益村、賁集社區、古賁村、星河村、姜橋村、北凌村、常河村、仲洋村、馬舍村、凌東村、賁巷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時為立新大隊、民勝大隊、豐收大隊;1966年立新大隊改為于壩大隊;1984年大隊改村,分別稱于壩村村民委員會、民勝村村民委員會、豐收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三村合并設于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于壩村附近有南通珠算博物館、海安江淮文化園、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萬緣寶塔、廣福禪寺、七星湖生態園等旅游景點,有海安河豚、海安桑蠶繭、海安大米、老壩港紫菜、海安糯米酒、海安禽蛋等特產,有海安紅木雕刻、糯米陳酒釀制技藝、南通扎染技藝、海安九獅圖、冰雪酒釀制技藝、海安面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