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千步村 | 隸屬:墩頭鎮 |
區劃代碼:320621113210 | 代碼前6位:32062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源于岳飛伐金路過“千步溝”,官兵不擾民在千步溝打千余地鋪休息一說而得名。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 岳飛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務農。岳飛青少年時先后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后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 岳飛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千步村為2018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基本介紹:
千步村位于墩頭鎮東南方向,與海安鎮、曲塘鎮交界,由原千步村、堅持村、中山村、烈士村合并而成?偯娣e7.7146平方公里,34個村民小組,1520戶。千步村作為紅色革命旅游基地,擁有一處抗戰紀念碑,即新四軍聯抗烈士陵園。陵園現占地3.3萬多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8萬多平方米。1944年11月,紫石縣政府和聯抗部隊為安葬抗戰中犧牲的161名烈士建立了烈士陵園,始稱“聯抗”烈士墓。新四軍聯抗烈士陵園是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另外,千步村的村名源自“千步溝”一說,即“千鋪溝”,劉伯溫帶兵作戰途徑千步鄉,寧愿自家將士們在一條干涸的河床上休息,也
文化旅游:
新四軍聯抗烈士陵園,占地面積33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100余平方米,位于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墩頭鎮千步村,建立于1944年,是蘇中地區唯一的從抗日戰爭年代保存下來的規模較大的烈士陵園。19
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時為千步大隊、堅持大隊、烈南大隊、中山大隊;1984年大隊改村,為千步村村民委員會、堅持村村民委員會、烈南村村民委員會、中山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四村合并設千步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千步村附近有新四軍聯抗烈士陵園、南通珠算博物館、海安江淮文化園、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萬緣寶塔、廣福禪寺等旅游景點,有海安河豚、海安桑蠶繭、海安大米、老壩港紫菜、海安糯米酒、海安禽蛋等特產,有海安紅木雕刻、糯米陳酒釀制技藝、南通扎染技藝、海安九獅圖、冰雪酒釀制技藝、海安面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