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閘南村 | 隸屬:四甲鎮 |
區劃代碼:320614111221 | 代碼前6位:32061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套閘、圩南兩個村合并而成,境內有一條通往三余鎮的三余豎河,河上有一座小閘,該村在小閘的南方,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閘南村為江蘇省第十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7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閘南村為2017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基本介紹:
閘南村位于海門市貨隆鎮北首,東臨掘青公路,北接通洲市三余鎮,南連貨隆鎮新街村,西接貨隆鎮聯義村,由套閘、圩南兩個村合并而成,村社區服務中心位于掘青公路西側,距鎮政府約6公里,村轄區面積6平方公里,全村24個村民組,1028戶居民,總人口2745人,其中勞動力1265人,黨員75名。全村耕地面積3226畝,水域面積280畝;水泥道路3.2公里;三級河道3條,四級河道14條,泯溝10條。橋梁12座,其中危橋0座。200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1萬元,主要收入來自舊村部、廠房、土地租金,一事一議。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9200元。
近年來,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閘南村支部帶領全村人民共同努力建設,
歷史沿革:
閘南村:1956年叫閘西社,1958年為閘西大隊,1981年更名套閘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套閘村,圩南村:1956年為聯宏社,1958年尾聯宏大隊,文革時為齊心大隊,1981年更名為圩南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圩南村,2001年由套閘、圩南兩村合并為閘南村,得名后,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閘南村附近有張謇文化旅游景區、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世外桃園休閑農莊、江蘇省江海博物館、泰伯祠廟、法光寺等旅游景點,有海門山羊、海門大紅袍赤豆、海門大白皮蠶豆、萬年香沙芋艿、海門香芋、海門黃雞等特產,有海門山歌、釀造酒釀造技藝(海門頤生酒造技藝)、南通色織土布技藝、柞榛家具制作技藝、海門羊肉烹制技藝、海門戚家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