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朐陽街道 | 隸屬:海州區 |
區劃代碼:320706001 | 代碼前6位:320706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G |
長途區號:0518 | 郵政編碼:222000 |
轄區面積:約1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9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社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門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地處海州古城西城門外,故名。1955年得名西門街居委會,1999年西門街居民居劃至朐陽街道,2001年改為西門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錦化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錦屏化工廠,故名。1984年由西門街居委會劃出成立錦化街居委會,1999年底劃到原朐陽鎮,2001年9月改為錦化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孔望山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位于孔望山附近,故名。2018年析孔望山村秦東門大街以北區域設立孔望山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香江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香江花園小區,故名。2006年新設立香江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朐海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朐海社區:原孔望山社區以玉帶河中心線為界,新設朐海社區。…[詳細] |
秦東門社區 | ~007 | 主城區 | 秦東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甲子河社區 | ~008 | 主城區 | 甲子河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茗馨社區 | ~009 | 主城區 | 茗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雙河社區 | ~010 | 主城區 | 雙河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西門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因位于老海州古城西門,故名。1960年設立西門大隊。1976年改為園藝場西門工區。1983年改為西門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園林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因古時隋朝建立的園林寺廟,故名。1960年設立園林大隊,1976年改為園藝場。1977年改為園林工區,1983年改為園林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白虎山…[詳細] |
網疃村 | ~202 | 主城區 | 網疃村:全村814戶,人口5200余人,土地1200多畝。…[詳細] |
孔望山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因孔望山而得名。1960年設立孔望山大隊。1967年改為向陽山大隊。1970年復名孔望山大隊。1983年改為孔望山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海州朐陽古城南門“朐陽門”,故名。
基本介紹:
朐陽街道辦事處位于古城海州中心地帶,南枕錦屏山,北依玉帶河,與蘇北較大的新海發電廠近鄰,中日合資三得利啤酒廠、市第二、第四人民醫院等市屬企事業單位座落于境內。轄區有可供游覽的四山三河(錦屏山、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鹽河、薔薇河、玉帶河,其中孔望山風景區石棚山風景區是國家級AAA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7. 9平方公里,下轄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2個村級公司、14個直屬企業,總人口20370人。其中農業人口1.1萬人,街道下設3個黨總支,12個黨支部,598名0員。
榮譽排行: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朐陽街道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孔望山摩崖造像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南2公里的孔望山南麓西端。相傳孔子曾登臨此山以望東海,故名孔望山。依山巖的自然形勢,共雕刻出1貼軀各種形態的造像。分成13個組體,刻在
海州東漢二號墓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雙龍村石棚山風景區。墓系東漢晚期磚石結構,由甬道,前室、后室三部分組成。東西長7米,南北寬3.12米。甬道土坑為斜坡式,墓底以磚鋪作人字形紋。墓頂用磚
孔望山杯盤刻石位于海州區朐陽辦事處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之巔,是用一塊天然大石鑿成。因大石之形如硯,俗謂之“硯石”。大石東西長320厘米,寬200厘米,厚70---100厘米,底部有三塊小石支撐
龍洞摩崖石刻群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朐陽辦事處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龍洞庵西側龍洞內、外壁和龍洞庵后崖壁上。龍洞摩崖石刻群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刻于龍洞內、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龍洞庵內及庵后崖壁上。
白虎山摩崖題刻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朐陽辦事處白虎山居委會的白虎山上。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及年代不詳的題刻近30處,其中有年款的唐刻1處、宋刻4處、金刻2處、元刻2處、明刻1處、清刻6處。
歷史沿革:
1984年設朐陽鄉,1995年撤銷朐陽鄉改置朐陽鎮,2001年撤銷朐陽鎮改置朐陽街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