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江蘇省 > 淮安市 > 淮陰區 > 馬頭鎮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

[移動版]
地名:馬頭鎮隸屬淮陰區
區劃代碼:320804115代碼前6位:320804
行政區域:江蘇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蘇H
長途區號:0517 郵政編碼:223001
轄區面積:約162.8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5.48萬人
人口密度:約337人/平方公里
辦公地址:明遠西路366號
下轄地區:2個社區、30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碼頭社區~001鎮中心區
碼頭村位于淮安市區西南郊10公里,境內水網縱橫,京杭大運河、淮沭新河繞境而過,張福河、古黃河穿越腹地。轄區面積3.68平方公里,人口3230人,201…[詳細]
吳城社區~003鎮中心區
吳城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舊縣村~200村莊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前,清河縣曾設治于此,因其地當黃河拐彎處,屢受洪水威脅,遂將縣治遷至清江浦,人們便稱這里為舊縣。…[詳細]
鄭臺村~201村莊
清朝末年,因洪澤湖湖水位下降,現一高灘似“臺”,鄭氏到此落戶而得名![詳細]
張莊鎮村~202鎮中心區
明清時期,因張姓在此興集。1958年取名民族大隊(解放后,因三組、四組有少數民族居。。1983年更名為張莊鎮村。…[詳細]
玉壩村~203村莊
因康熙皇帝撥款筑壩防水而得名,玉緣于“御”字諧音。…[詳細]
陶閘村~204鎮鄉結合區
因當時廢黃河上有一座陶家閘,以此得名陶閘村![詳細]
新河村~205村莊
新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泰山村~206村莊
泰山村位于碼頭鎮東部,東臨二河,過二河大橋就是清浦區城南鄉,全村共有五個村民小組,565戶,2439人,耕地面積1811畝,泰山湖水面110畝。 …[詳細]
仲弓村~207鎮鄉結合區
清代,這里為黃河著名險工段,迎溜之處建有埽工,因當時仲姓人居多,得名“仲工”,久之亦寫作“仲弓”。一說廢黃河堆成弓字形,故而得名“仲弓”。…[詳細]
城南村~208村莊
因在吳城鎮最南邊,故取名為城南村。2001年并村聯組,更生村、立新村合并取名為城南村![詳細]
城西村~209村莊
因地處于集鎮西邊而得名。2001年并村聯組,集西村與農科村合并,命名為城西村。…[詳細]
淮泗村~210村莊
因位于淮陰、泗陽交界處得名,淮指淮陰、泗代表泗陽![詳細]
堡工村~211村莊
清代,為了抵御黃河為害,筑有堡堤工程防御洪水![詳細]
黃河村~212村莊
因地處廢黃河南邊兒得名。1978年叫黃河大隊,1983年分為黃河大隊和西頭堡村委會,2001年又將黃河大隊和西頭堡村委會合并為黃河村委會![詳細]
河灘村~213村莊
該村靠近廢黃河南岸命名叫河灘村。1958年成立河灘大隊,1983年稱河灘村,沿用至今![詳細]
頭莊村~214村莊
清朝末年,洪澤湖現灘,在廢黃河沿岸連片建莊,從東向西排第一個村莊就叫“頭莊”,二莊、三莊均以此順序排列![詳細]
利民村~215村莊
兩村合并,秉承一切為居民服務的理念,建好村莊。…[詳細]
三園村~216村莊
2001年果林場、陶莊村、三莊村三村合并有團圓之意![詳細]
凌橋村~217鎮中心區
明未清初有一個村莊叫凌家莊,莊北有條小河阻隔交通,清康熙年間莊主陵效浦籌資建橋,稱“凌家橋”,后簡稱凌橋![詳細]
許渡村~218村莊
許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鑫聯村~219村莊
因由三個村合并而來,取三個金的鑫,有興旺之意。…[詳細]
新堡村~220村莊
因合并時二堡村面積最大,故取“堡”字,又因新合并的村,故名![詳細]
豆辦集村~221村莊
乾陵年間,有一艘裝有大豆的船在此沉沒,當大豆撈上岸的時候已全部發芽了,便在當地銷售,后此地被稱為豆瓣集,久之寫作“豆辦集”。一說昔時因集市衡宇相對,形…[詳細]
三堡村~222村莊
傳說該村地盤屬過去民國時期國民黨碉堡第三堡,后起名為三堡![詳細]
夏家湖村~223村莊
因夏姓占總地人口百分之60,人口集中,地勢低洼,下雨季節成“湖”狀,湖畔有夏家水圩,因而稱夏家湖![詳細]
雙閘村~224村莊
因雙金閘在此村而得名,為鹽河首閘擋淮沭新河的設備,又因閘有兩個金門故為雙閘![詳細]
李庵村~225村莊
因李姓占絕大多數,曾有姑子庵,有一百多年歷史,所以稱李庵![詳細]
毛湖村~226村莊
因當時村莊地勢較低,毛姓的居民較多而得名![詳細]
泗河村~227村莊
因大運河北開了四條灌溉河,泗河村在第四條灌溉河的南北兩邊而得名![詳細]
碼頭村~228村莊
明清時期,古運河流通于此,南來北往用船商戶多到此地停留故命名。…[詳細]
原種場村~500村莊
原種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地名由來:

“馬頭”曾作為當地一項重要水工建筑,起分流引水,調節水量作用。因形似馬的頭部稱“馬頭”。后因與漕運有關傳稱為“碼頭”。2018年恢復“馬頭”之名有利于傳承古地名文化,打造運河歷史文化名鎮和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鎮。

基本介紹:

淮陰縣轄鎮。1957年為碼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33平方公里,人口2.5萬。運河、張福河、廢黃河自西向東平行穿過。轄碼頭、二閘、泰山、桃園、鄭臺、張莊鎮、玉壩、太平、新河、大溝、仲馬、惠民、陶閘、舊縣14個村委會和碼頭1個居委會。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特產湯羊肉。古跡有韓侯故里、漂母墓、釣魚臺等。漢初淮陰侯韓信、西漢辭賦家枚乘、枚皋父子均出生于此。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馬頭鎮上榜。

2015年7月,馬頭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馬頭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3年8月,被命名為第七批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

文化旅游:

漂母墓

興漢三杰之一的韓信,出生在淮陰縣碼頭鎮。韓信年少落魄時,垂釣腹饑,漂母曾無代價地供給他飲食,一連數十天,韓信非常感激,發誓說將來一定要報答她,漂母不高興地說: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

歷史沿革:

民國期間,碼頭曾為縣直屬鄉,后為淮陰縣一區所轄,另有一部分屬二區所管。

建國初,碼頭先后屬王營區,城南區。

1957年撤區并鄉時,改稱碼頭鄉。

1958年改稱碼頭人民公社,1983年又稱為碼頭鄉,1987年撤鄉建鎮,改稱碼頭鎮。

2018年7月,淮陰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以原碼頭鎮、吳城鎮、凌橋鄉行政區域,設立馬頭鎮。



以下地名與馬頭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 亚洲49vv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在线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