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潤楊村 | 隸屬:洛社街道 |
區劃代碼:320206102230 | 代碼前6位:320206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2001年8月原戈巷村民委員會與原楊市村民委員會合并時,更名潤楊村民委員會。當時“鎮江-揚州”的長江大橋正在建造,被命名為“潤楊大橋”,此外,并村時戈巷經濟相對較好,楊市村民委員會較薄弱,也有滋潤楊市之意。
基本介紹:
潤楊村:地處洛社街道西南,相鄰有342省道、312國道、洛南大道、新長鐵路;總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3015人。
潤楊村與鎮北村、福山村、保健村、五秦村、楊西園村、秦巷村、天授村、陡門村、梅涇村、萬馬村、新開河村、張鎮橋村、花苑村、紅明村相鄰。
歷史沿革:
原戈巷村民委員會于1956年建立國慶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2年以境內戈巷更名為戈巷大隊。
1983年,改設戈巷村民委員會。
原楊市村民委員會,1961年1月,楊墅(自然鎮)命名為楊墅大隊。
1983年改設楊市村民委員會。
2001年3月戈巷村和楊市村合并,更名潤楊村民委員會。
2004年2月,洛社、石塘灣、楊市三鎮合并為洛社鎮后,隸屬洛社鎮。
后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潤楊村附近有陽山桃花源景區、馮其庸學術館、惠山錦繡園、陽山朝陽禪寺、匡村中學舊址、九龍灣鄉村家園等旅游景點,有陽山水蜜桃、大浮楊梅、惠山泥人、清水油面筋、惠泉黃酒、無錫肉骨頭等特產,有鳳羽龍、惠山廟會、精細木作技藝、百葉制作技藝、陽山水蜜桃栽培技藝、玉祁水芹菜栽培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洛社街道·潤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