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陽社區 | 隸屬:橫溪街道 |
區劃代碼:320115009009 | 代碼前6位:32011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以駐地西陽村得名。譜載,西陽明初謂西楊村,因楊氏聚居尹山西,后“楊”演變成“陽”;明代有小集市稱西陽市。
基本介紹:
西陽社區于2006年8月由西陽村和龍山村合并而成,地處橫溪街道的北部,位于交通便捷的寧丹路兩側,東與祿口街道陶東村交界,西與江寧街道相連,南對甘泉湖社區,北面與谷里街道霞輝廟、元山諸村接壤。屬于涉農社區,區域面積13.4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12萬余畝,水面面積2020畝,耕地面積5840余畝,屬于典型的丘陵山區。社區總戶數1438戶,常住戶1346戶,總人口4052人,常住人口3902人,轄區有13個自然村,32個居民小組。社區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六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52名。
社區兩委會一班人近年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命名西陽社區為第三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文化旅游:
圣旨節烈坊,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西陽社區大王村6號東約10米王氏宗祠北面大門左側墻壁上。 王氏宗祠現存2進6間,長12.7米,寬20.3米,牌坊鑲嵌在王氏宗祠北墻上,高4米,寬2米
粽子塘村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西陽社區粽子塘村西北。 該遺址為一條形臺地,東西長約89米,南北長72米,高約7米,面積約6500平方米。頂部種植大量樹齡約5年的白楊樹,從其東側
西陽村大寶山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西陽社區西陽自然村17-1號正南約100米。 該遺址當地人稱大寶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墾的水渠將其分為東、西兩部分。遺址東約300米是楊河,北
歷史沿革:
1958年建西陽大隊。
1959年析出建龍山大隊。
1982年12月西陽大隊、龍山大隊分別改設西陽村民委員會、龍山村民委員會。
2006年8月西陽村民委員會和龍山村民委員會合并改設為西陽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西陽社區附近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湯山紫清湖旅游區、銀杏湖、臺灣創意農業旅游區、大塘金香草谷等旅游景點,有南京云錦、橫溪西瓜、土橋大米、扶余老醋、香藕、金箔工藝品等特產,有龍燈(丹陽龍燈)、銅山高臺獅子舞、周崗紅木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方山裱畫技藝、南京牛首山踏春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西陽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