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都社區 | 隸屬:湖熟街道 |
區劃代碼:320115008004 | 代碼前6位:32011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轄境在龍都集鎮得名。“龍都”,相傳曾有九龍聚此,因名。
基本介紹:
龍都社區:位于江寧區東南部,龍都是民國“報業巨子”史量才的故里。它有一處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被南京人稱為“小九十九間半”的“朱家大院”,始建于明代,經過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先后改建并遺存下來。轄內有史量才故居等古跡。
龍都社區與周崗社區、雙新社區、河南社區、新農社區、尚橋社區、河北社區、耀華社區、新躍社區、東陽社區、丹桂村、晶明村、萬安村、錢家村、和平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0年1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龍都社區為2019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文化旅游:
南京史量才故居史量才原名史家修,1880年生于湖熟鎮楊板橋村,原《申報》總經理,著名新聞事業家,社會活動家。墻上有2000年3月原江寧縣人民政府所立的一塊牌匾,“史量才故居”五字。故居內陳列
龍都烈士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龍都社區龍都中心小學東約10米。 該烈士墓建于1977-1978年,是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在龍都一帶打游擊而犧牲的劉鶴亭等烈士而修建的。墓園坐東朝西,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勤豐大隊。
1962年析出建龍都大隊。
1982年12月勤豐大隊改設勤豐村民委員會、龍都大隊改設龍都村民委員會。
1987年設立龍都集鎮居民委員會。
1994年10月龍都集鎮居民委員會分設為泉都居民委員會、虹南居民委員會。
2001年3月龍都村民委員會和勤豐村民委員會合并名龍都村民委員會。
2003年4月龍都村民委員會改設龍都社區居民委員會,泉都居民委員會和虹南居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泉都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龍都社區附近有南京史量才故居、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湯山紫清湖旅游區、銀杏湖、臺灣創意農業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南京云錦、橫溪西瓜、土橋大米、扶余老醋、香藕、金箔工藝品等特產,有龍燈(丹陽龍燈)、銅山高臺獅子舞、周崗紅木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方山裱畫技藝、南京牛首山踏春習俗等民俗文化。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江寧縣人。報業資本家。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入杭州蠶學館,畢業后相繼在上海王氏育才學堂、兵工學堂、務本女學、南洋中學任教。光緒三十年在上海創辦女子蠶桑學堂
區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龍都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