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柳湖社區 | 隸屬:湖熟街道 |
區劃代碼:320115008008 | 代碼前6位:32011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前楊柳 | 前楊柳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著名古湖泊楊柳湖得名。楊柳湖,宋稱陽劉湖,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陽劉湖,在縣東南六十里,周回三十里。其湖建龍都埭,在陽劉村前,故名。
基本介紹:
楊柳村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距南京約四十公里)楊柳村地處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莊依山傍水,北靠馬場山,前臨楊柳湖,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楊柳村始建于明萬歷七年(1579年),村莊一個個自成體系的獨立宅院又名為“堂”,各堂的名稱是:翼圣堂、翼經堂、四本堂、樹德堂、思承堂、禮和堂、酌雅堂、安雅堂、崇厚堂、序樂堂、居易堂、天樂堂、映雪堂、祖耀堂、文光堂。原來的宅院之間閭巷,全部以青石板鋪路,條石為階。古時有“青石墁地石門樓,走進楊柳不沾泥”說法,是一條潔凈的“青石街”。當年,紅軍就把這作為根據地。
1982年10月,南京市通過文物普查。在江寧縣楊柳村發現了一組古建筑群。-物
榮譽排行:
2017年1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楊柳湖社區為江蘇省第十二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6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楊柳湖社區為2016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2014年2月,楊柳湖社區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文化旅游:
楊柳村民居群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鎮楊柳村楊柳村地處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莊依山傍水,北靠馬場山,前臨楊柳湖,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楊柳村始建于明萬歷七年(
楊柳村古建筑群均為坐北朝南的多進穿堂式高墻深院。一般為三進、四進、五進,最多的“翼圣堂”是七進,十八道門檻,在中軸線上建門廳、轎廳及主要住房。在左右縱軸線上有客房、書房、次要住房和廚房雜屋。
前楊柳村274號民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前楊柳村274號。該建筑坐北向南,現存三進十二間,東西長12米,南北通進生28米。外墻有1.2米高青石須彌墻支撐,保存狀況較好,建筑內墻及
前楊柳村298號民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前楊柳村298號。 該民居坐北向南,磚木結構,現有三進12間四廂房。南北通進深34米,東西長15.2米,具有明清建筑風格。建筑僅存外山墻和
前楊柳村230號民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楊柳湖社區前楊柳村230號。該建筑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1579年),為上下2層7進深的走馬樓式民居建筑,共18道門坎。周圍
信息來源:金華市旅游局
歷史沿革:
1958年建解放大隊。
1962年析出建樂安大隊。
1982年12月解放大隊、樂安大隊分別改設解放村民委員會、樂安村民委員會。
2006年8月解放村民委員會與樂安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楊柳湖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楊柳湖社區附近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湯山紫清湖旅游區、銀杏湖、臺灣創意農業旅游區、大塘金香草谷等旅游景點,有南京云錦、橫溪西瓜、土橋大米、扶余老醋、香藕、金箔工藝品等特產,有龍燈(丹陽龍燈)、銅山高臺獅子舞、周崗紅木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方山裱畫技藝、南京牛首山踏春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楊柳湖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