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壽鎮 | 隸屬:邗江區 |
區劃代碼:321003108 | 代碼前6位:32100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K |
長途區號:0514 | 郵政編碼:225000 |
轄區面積:約7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楊壽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楊壽社區:區域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1260戶,人口2980人。下轄時莊新村、今日花園、商住區、教師樓、集鎮老街等片區,設有華揚路、樂星路、迎賓路、…[詳細] |
東興村 | ~209 | 村莊 | 當年以東興高級社名稱定名,后改村后取東興二字,故名![詳細] |
墩留村 | ~210 | 村莊 | 墩留村:地處揚州市西北郊,楊壽鎮西首,與儀征大儀接壤,244省道揚天公路、縣道合墩路從村內穿境而過。分為17個村民小組,地域面積3.25平方公里,農戶…[詳細] |
方集村 | ~211 | 村莊 | 因境內曾有方集小鎮而得名。1958年建立方集大隊;1983年改建方集村,設立方集村村民委員會。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詳細] |
新龍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因兩村新民村和建隆村合并而成,各取其中一字,故名![詳細] |
寶女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寶女村:位于揚州市西北郊,是楊壽鎮南大門,南倚揚天公路,東接原維揚區、西鄰儀征市,是楊壽鎮政府所在地;回歸大道、曹楊路縱貫南北,吳莊路、王莊路橫接東西…[詳細] |
愛國村 | ~214 | 村莊 | 因駐地愛國自然村,故名。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詳細] |
永和村 | ~215 | 村莊 | 永和村:地域面積7.85平方公里,人口4079人![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境域有一醫術高明的楊姓獸醫住在澗邊,澗上筑有土壩,人稱楊獸醫壩,簡稱楊獸壩。因“獸”字不雅,改成同音的“壽”字,并省去“壩”字。
基本介紹:
楊壽鎮位于揚州西北郊,距市中心8千米,屬丘陵地帶,東與方巷鎮、槐泗鎮相鄰,南與維揚區西湖鎮接壤,西與楊廟鎮、儀征市劉集、大儀鎮毗鄰,北與公道鎮相連,總面積75.8平方千米,總人口4.92萬人(2004年左右),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林場,352個村民小組:甘泉居委會、楊壽居委會、雙塘村、姚灣村、長塘村、香巷村、老山村、公路集村、雙山村、五湖村、焦巷村、東興村、愛國村、永和村、墩留村、寶女村、新龍村、方集村、甘泉林場。
2008年5月18日,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揚州市邗江區甘泉鎮
楊壽鎮,以所轄楊壽居委會和永和、愛國、寶女、新龍、東興、方集、墩留7個村委會區域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楊壽鎮被命名為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楊壽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楊壽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小墩漢墓位于邗江區楊壽鎮寶女村寶女墩漢墓東北500米。漢代墓葬,封土直徑30米,高度3米,夯層厚0.2-0.3米,保存較好。封土墩周邊曾有土坑墓發現,并出土釉陶壺、瓿、罐等。此墓可能為省級文
歷史沿革:
1950年屬揚州市。
1956年3月,設楊壽鄉,屬邗江縣。
1958年9月,改為楊壽人民公社。
1983年5月,復為楊壽鄉。
1995年4月,改為楊壽鎮。
2003年10月,并入甘泉鎮。
2008年6月,恢復楊壽鎮。
楊壽豆腐圓是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楊壽鎮的特色美食。豆腐圓是揚州話的俗稱,是一種內似于紅燒獅子頭的菜肴。歷史上,楊壽鎮上幾乎家家做豆腐,生產鹽鹵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圓子、豆腐皮卷、臭大元、百頁、皮棍等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