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維常村 | 隸屬:利港街道 |
區劃代碼:320281008219 | 代碼前6位:3202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宋代稱肥常村,村落散居東西約1公里,西端自然形成東西兩村。隨歷史變遷,“肥常”演為維常。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維常村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中華絨螯蟹)。
基本介紹:
維常村簡介
維常村位于利港鎮東南,東鄰申港街道申興村,南臨武進市鄭陸鎮,西至后梅社區,北靠鎮澄路,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村內現有23個村民小組,住戶820戶,常住人口2836人,流動人口296人,轄區有小型企業18家。維常村于2002年由西維常、東維常、東雙橋、漁民新村、水產場5個村合并為維常村。
維常村于2008年建成“維常村服務中心”,內設會議室。圖書室、棋牌室、醫務室等,還有籃球場及健身活動中心。其中康復健身房內康復器材可供中老年人康復鍛煉。村建立融治安、調解、幫教、防火、普法為一體全方位農村治安綜合治理體系,確保轄區安全穩定。開展形式多樣的村民文明教育、普法宣
歷史沿革:
1935年屬后梅鄉,1949年為后梅鄉3、4、5保,1951年為維常鄉,1957年為申港鄉7社和后梅鄉8社,1958年為后梅公社13、14大隊和澄西農場,1959年為西石橋公社東維常、西維常大隊和澄西農場,1962年澄西農場又稱東雙橋村,1984年屬西石橋鄉,1991年屬西石橋鎮,2001年6月屬利港鎮。
2002年東維常村民委員會、西維常村民委員會、東雙橋村村民委員會和水產場合并稱維常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維常村附近有公州市、階伯將軍遺址、金大建神父故居、唐津市、海美邑城、熊樹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江陰河豚、顧山燒餅、黑杜酒、江陰馬蹄酥、桂花糖粥、刀魚面等特產,有華士冰油釀造技藝、致和堂膏滋藥制作技藝、燒餅制作技藝(顧山燒餅)、蟹黃包烹制技藝、朱氏針灸、江陰河豚文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