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渚村 | 隸屬:徐霞客鎮 |
區劃代碼:320281104207 | 代碼前6位:3202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北”為地處無錫市惠山區西膠山北麓,“渚”為水中的小洲(南、西、北三面環水);北渚村:引指地處西膠山北麓的水中小洲之意,故名。
榮譽排行:
2020年4月,北渚村上榜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
2017年1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北渚村為江蘇省第十二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徐霞客鎮北渚村是由原新馬村、原漁業村、原北渚村和原南北降村四村合并而成的。北渚村東與徐霞客村相鄰,南與無錫市惠山區相接,西與堰橋鎮界涇村相連,北與陽莊村為鄰,這里土質肥沃、雨量適中、氣候宜人,是理想中的魚米之鄉。全村占地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98畝,本地人口6016人,1847戶。全村下轄21個自然村,46個村民小組。北渚村黨總支下設10個黨支部,現有黨員222名。
北渚村是一個傳統的工業村,有村級企業110余個,主要以鋁業、鑄件、化纖、塑管、紡織為主。2011年工商業開票銷售17.37億元,完成入庫稅金5454萬元。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北渚村堅持以人為本的
歷史沿革:
北渚村:明、清時屬泗河鎮。
民國二十二年(1933)設北渚鄉。
三十五年(1946)改稱北渚鎮。
三十七年(1948)并入泗河鄉。
1949年屬北渚鎮。
1956年為北渚鄉第二、第三高級社。
1958年北渚鄉和馬鎮鄉合并組建馬鎮公社,為馬鎮公社新村,湯安和北渚三個大隊。
1966年,新村大隊和湯安大隊合并組建紅旗大隊。
1984年,北渚大隊改稱為北渚村,紅旗大隊改稱為南北降村。
1991年5月撤鄉建鎮,為馬鎮鎮北渚
周邊相關:
北渚村附近有江陰濱江要塞旅游區、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鵝鼻嘴公園、江陰雙涇農漁文化體驗園、長涇古鎮文化旅游區、江陰中山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江陰河豚、顧山燒餅、黑杜酒、江陰馬蹄酥、桂花糖粥、刀魚面等特產,有華士冰油釀造技藝、致和堂膏滋藥制作技藝、燒餅制作技藝(顧山燒餅)、蟹黃包烹制技藝、朱氏針灸、江陰河豚文化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徐霞客鎮·北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