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12日,設立夾河街道,隸屬于礦區。
1982年1月15日,夾河街道更名為桃園街道。
,桃園街道行政區劃,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桃園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桃園街道 | 隸屬:泉山區 |
區劃代碼:320311013 | 代碼前6位:32031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C |
長途區號:0516 | 郵政編碼:221140 |
轄區面積:約8.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266人 |
人口密度:約10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村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東村社區:位于泉山區西北部,桃園辦事處東邊,與陳莊、臨黃村相鄰,龐夾路西頭,面積70畝,徐州三中泉山實驗學校在社區內,東村社區是夾河礦自管老礦區。有居…[詳細] |
西村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西村社區:位于桃園街道西隔壁,夾河煤礦對面,占地面積約150畝,現有樓房26棟,戶數589戶,常住人口1583人,分9個自然小組。…[詳細] |
南村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南村社區:成立于1970年,位于夾河礦南面,總占地面積180畝,總戶數404戶,總人口1196人。…[詳細] |
臨黃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臨近黃河故道,故名。1950年到1955年建立臨黃小鄉。1956年成立臨黃合作社。1958年大躍進,成立人民公社更名為臨黃大隊(轄區內包括:丁樓、陳…[詳細] |
張小樓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解放前,張姓在此建樓,故名。1958年公社化時期為張小樓大隊。1982年大隊改村委會稱為張小樓村委會。2013年3月經上級政府批準張小樓村委會更名為張…[詳細] |
張莊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原村莊所在為張姓先祖始居建莊,故名。1985年新建村委會改為張莊村委會。2012年村改居,改設為張莊社區居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新建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新建社區:位于龐夾公路南北兩側,東靠徐豐公路,北臨九里湖濕地公園。本社區共有四個居民小組,528戶,1740人,共有土地面積2075畝。…[詳細] |
地名由來:
境內有較大面積的桃樹園,故名。
基本介紹:
桃園街道,面積8.58平方千米,人口15503人。轄3個居委會(南村、東村、西村)、2個村委會(陳莊、臨黃)。
歷史沿革:
1970年12月12日,設立夾河街道,隸屬于礦區。
1982年1月15日,夾河街道更名為桃園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