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張廟村為江蘇省第十三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句容市后白鎮張廟村位于張廟集鎮與243省道之間,現有16個自然村、31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3347人,共1067戶,耕地面積5437畝,總面積約12640畝,共有黨員119名,于2007年成立黨總支部,下設3個黨支部。
張廟村地處張廟集鎮,工業園區區坐落張廟村,104國道貫穿張廟村,243省道緊靠張廟村泗莊圩區、張岔路邊,產業特色明顯,現有村辦工業企業8家、個體工商戶57戶,農貿市場1個,工業產值3000多萬。現有經濟專業合作社5家(滿倉經濟合作社、新星果品合作社、巖藤花木經濟合作社、社區股份合作社、泗莊湖漁業經濟合作社)。
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在市、鎮民政等部門領導下,張廟村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一次性成功,同時選出了40名村民代表,并且產生了理財、議事小組,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研究落實了三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受到了上級的肯定。
近年來,張廟村村民自治工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強村委會建設,開展村民自治教育,按期實行各項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促進農村的改革、發展、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把新農村建設的有聲有色。
近幾年來,張廟村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努力為人民服務辦實事,水泥路面鋪設了6條近10公里,解決了2000多人的出行問題,投資10多萬元把排澇站提高了質量,土地流轉4000余畝,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大轉移,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土地得到了效益,勞動力有了充分的時間投到打工等工作中。
2010年104國道拆遷,張廟村主協動服務,使得工程早日開工。在張廟工業園區建設中,服從政府分工,
合理安排,使得工業園不斷壯大,為地方經濟作出了巨在的貢獻。
近年來,張廟村工作不斷創新,也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肯定,2007年度榮獲市委,市政府評定的“先進單委位”,“文明單位”,“文明新風戶”;鎮江市創建老年體育“百強村”達標單位、“先進集體”、“星級示范戶”:2008年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先進集體”;2010年度“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
張廟村附近有茅山風景名勝區、寶華山、江蘇茶博園、中國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巖藤農場、怡景灣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丁莊葡萄、茅山長青、鎮江肴肉、茅山長青茶、春城葡萄、句容草莓等特產,有四月初八趕天狗、南鄉田歌、華山畿的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后白鎮·張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