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錦溪鎮 | 隸屬:昆山市 |
區劃代碼:320583109 | 代碼前6位:32058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E |
聯系電話:0512-57231290 | 郵政編碼:215000 |
轄區面積:約82.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8萬人 |
人口密度:約828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錦溪鎮文昌路1號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干家甸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2007年9月經昆山市人民鎮府批準撤銷原行政村,建立社區。社區位于鎮東側,區域面積1.7平方公里,無耕地面積,6個居民小組,410戶人家、在冊人口10…[詳細] |
花園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社區內有住宅區錦溪花園,故名。2014年4月設立。…[詳細] |
上下塘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因為上塘街、下塘街2個社區居委會合并設立,故名。…[詳細] |
虬澤村 | ~200 | 村莊 | 虬澤村地處錦溪鎮東首,東與淀山湖鎮隔河,南與盛塘村連接,北與張浦鎮交界。本村交通便利,錦東公路與錦虬路連接,北有昆山南北公路。村莊有700多年的歷史,…[詳細] |
盛塘村 | ~201 | 村莊 | 盛塘村地處錦溪鎮東南部,位于風景如畫的淀山湖北岸,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百年文化底蘊的村莊。盛塘村有盛塘、小漁甸、南圣浜、西盛四個自然村組成,于二000…[詳細] |
馬援莊村 | ~202 | 村莊 | 地處錦溪鎮東南,東臨淀山湖,西靠汪洋湖,南與青浦區金澤鎮相交界,北與紅霞村相連接,南北公路〔224國道〕穿村而過。相傳東漢名將馬援曾在此訓練兵馬,故得…[詳細] |
紅霞村 | ~203 | 村莊 | 紅霞村位于錦溪東南瞎區面積1.8平方公里,共有四個自然村紅霞、南管經、南灣、后灣16個生產組,總戶數480戶,人口1785人,耕種面積960畝,精養面…[詳細] |
計家墩村 | ~204 | 村莊 | 計家墩村位于錦溪鎮南首,西至陳墓蕩,村東錦商公路南北而過,南與青浦商塌一河相望。全村由二個自然村合并組成,所轄區1.2平方公里。有12個村民小組,總人…[詳細] |
張家厙村 | ~205 | 村莊 |
張家厙村位于錦溪鎮錦溪湖東側第一個行政村,離鎮區3公里,全村區域面積1.8平方公里,16個村民小組,農戶482戶,在冊人口1636人,其中0黨員6…[詳細] |
孟子浜村 | ~206 | 村莊 | 孟子浜村地處錦溪鎮北端,與張浦鎮交界,由原孟子浜和葛墓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22個村民小組,農戶880戶,現有戶籍人口2820人,常住人口2958人…[詳細] |
北管涇村 | ~208 | 鎮中心區 | 北管涇村位于錦溪鎮東部,離鎮區3公里,全村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分管涇、新農村、塘里三個自然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農戶305戶,在冊人口1026人…[詳細] |
阮家浜村 | ~209 | 鎮中心區 | 阮家浜村位于錦溪鎮東首,村中錦商公路南北而過。全村由阮家浜、先生婁二個自然村合并組成,有8個村民小組,農戶225戶。截止2008年總人口780人,全村…[詳細] |
周家浜村 | ~210 | 村莊 | 錦溪鎮周家浜村是由原周家浜自然村和南莊自然村合并而成,黨員人數72名。全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共計2183人,現有耕地面積1220畝、全村就…[詳細] |
顧家浜村 | ~211 | 村莊 | 顧家浜村地處錦溪鎮最南,三面環河,東、南汪洋河,與上海、青浦交界,西長白蕩,處本市周莊鎮。水源清,生態平衡,環境優雅,水產豐富,稻麥飄香。全村占地面積…[詳細] |
長云村 | ~212 | 村莊 | 長云村地處錦溪鎮的最北面,位于美麗富饒的萬千湖畔,西北與古鎮甪直隔湖相望,東北與張浦鎮交界,城西大道穿村而過,土地肥沃,水網密布。行政區域面積約5平方…[詳細] |
袁甸村 | ~213 | 村莊 | 袁甸村地處錦溪鎮北,屬鎮郊村。北與吳中區甪直鎮相鄰,西北是澄湖,東北是萬千湖。甪直公路串村而過,交通方便,人杰地靈,是昆山市水資源與生態和農田保護區。…[詳細] |
衛星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衛星村緊靠錦溪鎮區,設有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55戶,1188個村民,557個勞動力,耕地面積320畝,村民主要從事農副業生產及三產服務業。
…[詳細] |
聯湖村 | ~215 | 鎮中心區 | 聯湖村是昆山市最大的一個漁業專業村,村莊坐落于錦溪鎮五保湖的西端,與錦溪鎮旅游風景區相連接。在2000年由原漁業村、聯湖村合并,全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詳細] |
朱浜村 | ~216 | 村莊 | 朱浜村位于錦溪鎮南首,與周莊鎮接壤,東臨長白蕩,北依明鏡蕩,離鎮區5公里,我村2000年四月份由朱浜、明東、祝甸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擁有耕地面積2…[詳細] |
三聯村 | ~217 | 村莊 | 三聯村地處錦溪鎮西側,兩面環湖,南臨長白蕩,西靠明鏡蕩。全村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擁有六個自然村,分別為顧村、金村、金家婁、蜻蜓港、王家浜和雙婁里,共有…[詳細] |
狹港村 | ~218 | 村莊 | 狹港村地處錦溪鎮最西邊,位于錦溪鎮農業園區內,東接陸涇村,西臨澄湖,南連明鏡蕩,北靠南前村,錦周公路貫穿而過。全村區域面積為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詳細] |
南前村 | ~219 | 村莊 | 南前村位于鎮西北部,分別與狹港、陸涇、袁甸相接,北靠澄湖,是錦溪現代生態農業園區的重要組成板塊,屬保留村莊。2000年由南前、北前自然村合并而成,行政…[詳細] |
陸涇村 | ~220 | 村莊 | 錦溪鎮陸涇村位于錦溪鎮西側,原錦周公路通過該村。水源清,生態平衡,環境優雅,水產豐富,稻麥飄香。行政村區域面積為3.13平方千米,由原陸涇、光輝兩個行…[詳細] |
地名由來:
古名錦溪,以鎮臨小溪,春季繁花似錦得名。據《錦溪鎮志》記載“一溪穿鎮而過,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若錦帶,顧曰錦溪。”。
基本介紹:
昆山市轄鎮。古名錦溪,年南宋改陳墓村,清改陳墓鎮。1958年建淀西公社,1962年改陳墓鎮,1965年改成茂公社,1981年改陳墓鎮,1992年更名錦溪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23公里。面積82.1平方公里,人口4.8萬。有多條公路過境。為典型水鄉澤國,航道過境。轄徐涇、虬澤、虬西、虬南、南生浜、盛塘、西盛、紅霞、張南、張家厙、張北、計家墩、馬援莊、東莊、北管涇、阮家浜、周家浜、顧家浜、袁家甸、南莊、聯湖、孟子浜、馮家壩、干家甸、葛墓、北聯、長云、袁甸、雙聯、向陽、衛星、苗圃、漁業、顧村、明東、朱浜、祝甸、狹港、忠東、南前、北前、莊港、光輝、三聯、陸涇45個村委會和錦溪、上塘、下塘、長壽、鎮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錦溪鎮位列第100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錦溪鎮位列第277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錦溪鎮位列第133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錦溪鎮位列第239。
2022年12月,錦溪鎮被認定為首批蘇州市古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錦溪鎮上榜。
2021年10月,錦溪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5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錦溪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錦溪鎮榜上有名。
錦溪鎮聯系電話:0512-57231290
文化旅游:
位于江蘇省,昆山市的錦溪古鎮,東與上海近鄰,西與蘇州接壤,距上海虹橋機場60公里,距古鎮周莊8公里。古鎮錦溪,因鎮內一條彩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36座橋,7
昆山市·錦溪鎮·祝甸窯址,位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昆山市錦溪鎮祝家甸村。是江南地區傳統的磚窯窯業遺存。祝甸窯產生于明末,現有遺存始建于清代,民國時期又作擴建,至今集中留存有十余座傳統磚窯。“
丁宅位于錦溪鎮丁家弄,坐西朝東,臨錦溪市河,宅院長達百余米。丁宅始建于清順治年間,是江南典型的十一進深宅大院。光緒年間,丁氏子孫又重修前七進院落,并擴建了磚雕門樓和走馬樓。現存轎廳、正廳、堂
陳三才宅位于錦溪鎮下塘街的敦和里,建于清末。解放后,陳宅沿街建筑曾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吳縣支行甪直營業所陳墓鎮分理處。現存堂樓三座,建筑面積949.03平方米。2009年,陳三才宅列為昆山市文物
錦溪普慶橋位于昆山市錦溪鎮古鎮區下塘街南段,年代為清,為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吳越春秋時形成集鎮。
宋紹興元年(1131),以陳墓市河為界分縣而治,河西屬長洲縣,河東屬昆山縣。
清雍正二年(1724),分屬元和、昆山2縣。
1912年,分屬昆山縣陳墓鄉、吳縣陳墓鄉。
1929年,分屬昆山縣第六區(淀西區)、吳縣第十一區(陳周區)。
1934年,分屬昆山縣張浦區、吳縣第十一區。
1949年5月,分屬昆山縣張浦區、吳縣淞南區;同年11月,析張浦區設淀西區,分屬昆山縣淀西區、吳縣淞南區。
19
“襪底酥”據說是錦溪人根據宋孝宗時宮庭茶點仿制而成的。它形如襪底,一層層油酥薄如蟬翼,咬起來清香松脆,吃到嘴里有甜中有咸,在江南一帶一直是人們爭相口嘗的傳統茶點。“襪底酥”受人歡迎,在于精選配料,做工
蘇州的熟食鹵萊歷史悠久,色香味俱佳,特別是醬汁向更受人們歡迎。蘇州民間風俗,從清明前開始,直到立夏以后,人們多喜歡購買醬汁肉嘗新,外地來的游客也慕名競相購買。醬汁肉相傳在200多年前已有應市,當初叫酒
錦溪水紅菱是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錦溪鎮的特產。錦溪水紅菱屬一年生浮葉水生草本植物,為菱角中優質口種之一,因其外殼色澤鮮紅,故稱水紅菱。錦溪水紅菱具有鮮嫩、殼薄肉厚的特點。錦溪東臨淀山湖,西依澄湖,境內僅
奧灶館的紅油爆魚面具有“三熱 、兩重”的特點。三熱即是:熱碗--把碗浸入沸水中待用;熱魚--把爆魚放在發鑊里保熱;熱面--面撈出后不在溫水里過。兩重即是:重紅油,紅油就是氽爆魚的熟油;重青就是多放蒜葉
長隆月餅 始作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店后作坊的孫長隆南貨店的店取名。長隆月餅具有蘇式月餅的風格,但制作工藝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添加疏松劑,而是采用一種油酥和面 的方式,皮層松酥,色澤光亮,
芡實糕,據說芡實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藥材,但當地的芡實糕做得香軟,嘗不出絲毫的藥味。種類以“森林芡實糕”的為較多,有桂花、八珍、芝麻、薄荷的四種,另外還有核桃糕等點心,其他小店的芡實糕一般只有三個品種。
陳定達(1902~1940),字三才,號偶卿,錦溪人。畢業于北京清華大學。民國九年(1920年),留學美國吳士德工業專門學院,獲理科學士學位。返國后,任北極分公司總經理、副總裁,兼中國通惠機器公司常務
朱雷章(1905—1995),生于二十世紀初的朱雷章是昆山錦溪鎮人。朱氏家族是錦溪鎮的名門望族,書香門第,歷代人才輩出。其父朱文焯清末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期間結識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回國后,參加了辛
區劃: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錦溪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