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段鎮 | 隸屬:沛縣 |
區劃代碼:320322107 | 代碼前6位:320322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C |
長途區號:0516 | 郵政編碼:221600 |
轄區面積:約5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62萬人 |
人口密度:約64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后五段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后五段社區:位于五段鎮以北1.5公里處。…[詳細] |
五段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清末,山東鄆城災民逃荒來此,在微山湖西岸開荒種地,按來的先后順序分段種地建村,本村在第五段,故名![詳細] |
望湖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望湖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前六段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清末,山東鄆城災民逃荒來此,在微山湖西岸開荒各地,按來的先后順序分段種地建村,本村在第六段,在后六段前,故名![詳細] |
七段村 | ~202 | 村莊 | 清末民初,祖輩從山東荷澤等地遷往微山湖西岸分段開荒種地,以李姓為主,早期村名為李樓,于團成立后分段為村,遂改李樓為七段。…[詳細] |
后六段村 | ~203 | 鎮中心區 | 清末,山東災民逃荒來此,在微山湖西岸開荒各地,按來的先后順序分段種地建村,本村在第六段,且在前六段后,故名。…[詳細] |
前四段村 | ~204 | 村莊 | 清末,山東災民逃荒來此,在微山湖西岸開荒各地,按來的先后順序分段種地建村,共分十八段,本村在第四段,因偏前,故名。…[詳細] |
四段村 | ~205 | 村莊 | 清同治5年,當時張姓看到東有湖匪,西有土匪搶劫,遂依附于團建村,取名四段村![詳細] |
三段村 | ~206 | 村莊 | 清末,山東鄆城災民逃荒來此,在微山湖西岸開荒各地,按來的先后順序分段種地建村,共分十八段,本村在第三段,故名![詳細] |
高莊村 | ~207 | 村莊 | 清末民初,祖輩由山東逃荒來到此地,居住微山湖西岸,由高姓大戶領地耕種,以高姓命名莊名,故為高莊![詳細] |
張莊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清末民初時期,有一張姓老漢帶領全家逃荒至此,在此安家居住,逐漸形成村莊,故取名張莊![詳細] |
孟廟村 | ~209 | 村莊 | 解放前,在村中偏西建有一座廟,供奉關公,當時取名為皇驛廟。解放后改為孟廟![詳細] |
彭窯村 | ~210 | 村莊 | 初有姓彭的在此建一窯,故名。1975年,設彭堯大隊,隸屬五段公社。1983年,設立為彭堯村村民委員會,屬五段鄉。1996年,撤鄉設鎮,隸屬于五段鎮![詳細] |
許口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原為微山湖出入口,許姓在此居住,故稱許口![詳細] |
龍塘村 | ~212 | 村莊 | 村內有池塘,相傳朱洪武曾在此洗手,故名![詳細] |
姜莊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姜莊村:位于五段鎮西南4.5公里處。
…[詳細] |
余莊村 | ~214 | 村莊 | 清朝同治年間,山東曹州人余氏在此建村,取名余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末,山東鄆城災民逃荒來此,在微山湖西岸開荒種地,按來的先后順序分段種地建村,本村在第五段,故名五段。鎮政府駐地位于五段村,因而得名五段鎮。
基本介紹:
沛縣轄鎮。清道光年間山東鄆城、巨野一批災民徙此,分段開墾農田,五段為民團團部駐地,1953年屬銅山縣余莊區,1955年劃歸沛縣張寨區,1957年建五段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鄉,1996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4.1萬。徐沛、沛五公路從鎮中穿過,京杭運河、順堤河、蘇北堤河、五段河、八段河在境內縱橫交錯。轄七段、六段、后六段、五段、農科站、后五段、前四段、四段、高莊、三段、張莊、劉莊、許口、孟廟、彭窯、余莊、龍塘、姜莊18個村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盛產魚蝦,微山湖四鼻孔鯉魚馳名全國。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五段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五段鎮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五段鎮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名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五段鎮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五段鎮上榜。
2017年9月,江蘇省商務廳確定五段鎮為第三批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五段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順堤河七段閘始建于1973年,位于徐州市沛縣五段鎮七段村。此地為沛縣東南部,東臨微山湖,屬微山湖泛區,復漲為湖,冬涸為田。系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已形成排灌自如的水網體系。京杭大運河穿境而
五段閘始建于1965年,位于徐州市沛縣五段鎮五段村。此地為沛縣東南部,東臨微山湖,屬微山湖泛區,復漲為湖,冬涸為田。系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已形成排灌自如的水網體系。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水
劉國選烈士墓為建國后所建,位于徐州市沛縣五段鎮三官廟村東半里鄉村公路南側。周圍農田,墓前松柏,竹林茂盛,氣候溫和,地勢平坦,開闊。此地為沛縣東南部,東臨微山湖,屬微山湖泛區,復漲為湖,冬涸為
何君善行碑為民國所立,位于徐州市沛縣五段鎮七段村北前六段南。此地為沛縣東南部,東臨微山湖,屬微山湖泛區,復漲為湖,冬涸為田。系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已形成排灌自如的水網體系。京杭大運河穿境
曾國藩德政碑為民國時期所立,位于徐州市沛縣五段鎮五段村。處五段鎮中心地帶,碑西側三七路,南為旅游通道,東面緊靠池塘,北是居民村莊。此地為沛縣東南部,東臨微山湖,屬微山湖泛區,復漲為湖,冬涸為
歷史沿革:
1957年設五段鄉。
1958年9月成立五段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復置五段鄉。
1996年3月撤鄉設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