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泰山街道 | 隸屬:江北新區 |
區劃代碼:320111001 | 代碼前6位:32011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轄區面積:約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68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津浦社區 | ~005 | 主城區 | 津浦社區地處泰山街道南部,于2008年8月由浦鐵社區和津浦社區合并而成。轄區內擁有95棟住宅樓,94棟平房,常住居民3308戶,總人口8397人,其中…[詳細] |
鐵橋社區 | ~013 | 主城區 | 鐵橋社區位于寧六公路的西南面,東連南京鐘表材料廠,南鄰大橋社區,西鄰滄波門社區,以朱家山河為界。社區現有總戶數2081戶,其中常住戶為1354戶,寄住…[詳細] |
橋北社區 | ~017 | 主城區 | 橋北社區地處泰山街道東部,成立于2004年,東臨長江,北至二號路,西達橋北路,南至橋頭堡,總面積2.66公頃。轄區內坐落著橋北新村等樓盤,58棟住宅樓…[詳細] |
大橋社區 | ~020 | 主城區 | 一、社區概況
南京大橋社區原稱“大橋村”,社區占地總面積280公頃,可耕種田地面積130公頃,非耕地面積15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達130公頃。全社…[詳細] |
碼頭社區 | ~024 | 主城區 | 碼頭社區于2008年10月由原港務、河南街、北站社區合并而成,地處泰山街道南部,東起南京港務二公司,南臨長江,西至南京勝利圩養殖場,北至頂山街道,總面…[詳細] |
浦東苑社區 | ~026 | 主城區 | 浦東苑社區東臨津浦大橋,南靠新馬路,西至浦珠路,北至柳洲南路。于2008年12月31日由原浦園、浦東社區合并而成。住宅樓123幢、7幢平房,住戶369…[詳細] |
滄波門社區 | ~027 | 主城區 | 滄波門社區與2008年10月由原中街、下街社區合并而成,位于泰山街道北面,轄區面積近3平方公里。東臨朱家山河,南連津浦鐵路線,西和黃姚社區接壤,北臨朱…[詳細] |
柳洲社區 | ~028 | 主城區 | 柳洲社區于2009年6月由原柳洲社區(原雙垅村)、寶塔社區合并而成,位于南京的北大門,揚子江畔、長江大橋腳下,312國道、寧合高速公路的交匯處,交通便…[詳細] |
錦城社區 | ~029 | 主城區 | 錦城社區于2009年6月由原小柳、臨江社區合并而成,地處長江以北,浦珠路、泰浦路、浦東路、柳洲路縱橫社區,津浦鐵路擦肩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詳細] |
天景社區 | ~030 | 主城區 | 泰山街道天景社區于2009年6月由原黃姚、林場社區合并而成,位于泰山街道的西北部,老山的東南側,山腳下有一天然深井,井內常年水旺不涸,清澈甘潤。天井直…[詳細] |
明發社區 | ~032 | 主城區 | 因境內小區“明發濱江新城”,故名。2018年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大華社區 | ~033 | 主城區 | 因社區境內有多處大華錦繡華城房產小區,故取其名“大華”。…[詳細] |
寶塔社區 | ~034 | 主城區 | 以地域圍繞寶塔山得名。2020年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花旗社區 | ~200 | 城鄉結合區 | 花旗社區:花旗村委會和花旗社區2塊牌子,1套班子。東接高新開發區,北與北城接壤,西與劉康交界,南鄰津浦鐵路。2011年3月花旗村由永寧街道劃歸泰山街道…[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古泰山寺院,又因南京長江大橋江北起端“泰山新村”已成為該地區標志性地名。
基本介紹:
泰山街道位于南京長江大橋北端,與南京主城一江之隔,一橋相連,是江北的橋頭堡,面積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余人,流動人口5萬余人,轄14個社區。
新浦口區成立以來,泰山街道主動融入沿江大開發和南京跨江發展戰略之中,圍繞城市化主題,實施整建制拆遷,從03年起,六年來完成拆遷2萬戶,拆遷面積260萬平方米,5萬農業人口全部安置轉為居民。經濟發展特色日益彰顯,房地產業、商貿流通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了三大特色經濟板塊。明發、蘇寧、大華等20多家實力雄厚的房地產開發商登陸泰山,成為南京樓市中的亮點,六年來已經累計開工700萬平方米,竣工500萬平方米,未來五年累計開工1500萬平方米,40萬左右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泰山街道上榜。
2017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泰山街道為2017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文化旅游:
浦口泰山廟又叫“東岳廟”位于南京市浦口區泰西路24號。始建于明初,后毀于清咸豐年間戰火。清同治五年(1855)僧德緣重新募建,當時只有中殿和后殿,沒有前殿。歇山造,后殿面闊五間21.2米,進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泰西路宣化山泰山寺泰山廟始建于明初,原名“東岳廟”,人們習慣稱之為泰山廟,它起先供奉的是“東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黃飛虎。傳說黃原為殷紂王的臣子,后受-而投奔
浦口城隍廟[浦口區泰山街道點將臺路52號南空軍地兩用人才學校院內�明代�市文物保護單位]浦口城隍廟始建于明初洪武九年(1676),就是江浦縣設于浦口城內的時候。它
左所大街228號民宅[浦口區泰山街道東門左所大街228號·清末民初·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東門大老板楊懷山(字廣生、生卒年不詳)的居住的內宅,始建于清末民初。楊廣生是大地主兼工商業者,生意曾
南京火車輪渡始建于1930年12月1日,至1933年9月全部建成;同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1930年10月9日,國民政府鐵道部成立“下關浦口鐵路輪渡設計專門委員會”。該委員會對比多種設計方
歷史沿革:
泰山街道前身為泰山鎮和浦口街道,明代以前同屬六合縣孝義鄉。
明洪武四年(1371),建浦口城,洪武九年(1376)劃入江浦縣。
1927年,南門鎮(即古浦口城)從江浦縣劃出,改稱南京市浦口商埠管理處;1937年,復屬江浦縣。
1950年,南門鎮和北鎮合并,成立浦口鎮。
1989年,東門鎮和三河鄉合并,命名泰山鎮;浦口鎮改稱浦口街道。
2002年11月,撤銷泰山鎮、浦口街道建制,以原兩鎮街所轄區域,成立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