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發村 | 隸屬:岔河鎮 |
區劃代碼:320623110205 | 代碼前6位:3206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具有興旺、發達的良好寓意。
基本介紹:
興發村位于岔河鎮中西部,北臨如泰運河,省道334復線從村中心位置穿過,交通便捷。
人口面積
全村現有耕地面積4890畝,總人口3460人。
自然資源
該村主要以種植水稻等為主。
經濟建設
按照“實力強、農民富、村容美、風氣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我們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努力增加村營收入,除現有河塘及村閑置房屋出租收入外,我們將積極申辦村工業園區,擴大增收渠道,增加為民辦實事的實力。
2.認真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利用各種渠道向農民傳授科學致富技術,及時發布各種致富信息,以本村的致富典型引導農戶發展致富項目,保發展、促平衡,做到典
榮譽排行:
2016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興發村為2016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歷史沿革:
1999年由查池村與洪籪村合并為奮發村村民委員會。
2001年由白馬廟村與奮發村合并為興發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興發村附近有小洋口景區、馬塘革命烈士紀念館、如東國清園、洋口港、掘港國清寺、長沙海灘等旅游景點,有如東狼山雞、如東大米、如東條斑紫菜、如東蘘荷、如東泥螺、如東文蛤等特產,有如東面塑、南通紅木雕刻、青石雕刻、提線木偶制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制作技藝(哨口制作技藝)、哭九千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