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江口村 | 隸屬:沿海經濟開發區(洋口鎮) |
區劃代碼:320623101218 | 代碼前6位:3206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莊內有一位姓于的,建高樓,四周環水,同時派遣3個大水手看房,取名為三江口,故名。
基本介紹:
洋口鎮三江口村位于鎮西南側,與拼茶鎮相鄰,全村現有常住人口4000人,耕地面積5000畝,有13個自然組,定編村干部7人,本村以農業為主,二、三產業全面發展,以工補農的生產格局,近幾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工農業生產取得了全面發展,發展個體工商戶100多戶,私營企業5個,外出務工勞力占勞力的70%,人均分配純收入6945元,本村大力發展傳統的種養業,現有生豬養殖大戶一個,年飼養量500多頭,飼養量在100頭左右的5個,三黃雞、肉雞年飼養量20多萬羽,在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每年栽種上海青、蘇州青菜500多畝,特種蔬菜近500畝,部分農戶利用靠拼茶運河便利的條件,實行網筑養魚水面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江蘇省司法廳命名三江口村為江蘇省第十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6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三江口村為2016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為橋園村、旗桿村、沈德村、地址村、季莊村,合作化時期為幸福社和幸福一社,公社化時期分別為8大隊、9大隊、19大隊,1986年3月為三江口村、旗桿村、符莊村。
1989年3月村域調整為三江口村、旗桿村;2002年4月再次撤并為三江口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三江口村附近有小洋口景區、馬塘革命烈士紀念館、如東國清園、洋口港、掘港國清寺、長沙海灘等旅游景點,有如東狼山雞、如東大米、如東條斑紫菜、如東蘘荷、如東泥螺、如東文蛤等特產,有如東面塑、南通紅木雕刻、青石雕刻、提線木偶制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制作技藝(哨口制作技藝)、哭九千七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沿海經濟開發區(洋口鎮)·三江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