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蕩鎮 | 隸屬:射陽縣 |
區劃代碼:320924111 | 代碼前6位:32092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J |
長途區號:0515 | 郵政編碼:224000 |
轄區面積:約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4萬人 |
人口密度:約35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廈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以地處自然村老廈西側而得名。1955年-1957年,為西廈初、高級社。1958年,為西廈大隊。1983年,為西廈村。2001年,撤銷北沙村、西廈村,設…[詳細] |
長蕩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解放前,因七里長的蘆葦蕩得名。2001年,由才堆村四組、中河村一組、蕩中村一組、西沙村六、九組合并,設立長蕩居民委員會。2019年,更名為長蕩社區居民…[詳細] |
宏才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以革命烈士倪宏才得名。1955年,為宏才初級社,后為高級社。1958年,為宏才大隊。1983年,為宏才村。2001年,宏才村、才堆村合并,設立宏才居民…[詳細] |
港南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由洼港、南星兩村各取一字得名。1958年,為洼港大隊。1968年,為洼港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為洼港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銷南星村村民委員…[詳細] |
中沙村 | ~200 | 村莊 | 解放前住戶的房基建在一土墩上,且位于三條小路的交岔口而得名。…[詳細] |
云安村 | ~201 | 村莊 | 以革命烈士倪云安同志的名字命名的。1955年至1957年,為云安初、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設立云安生產大隊。1983年,設立為云安村村民委…[詳細] |
甲侯村 | ~202 | 村莊 | 以革命烈士倪甲侯同志的名字命名。1955年至1957年,為甲侯初、高級社。1958年,為甲侯大隊。1983年,為甲侯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崇鳳村村…[詳細] |
三中村 | ~203 | 村莊 | 因村駐地在三個自然村莊的中間而取名“三中”。…[詳細] |
東廈村 | ~204 | 村莊 | 以地處自然村老廈的東側而得名。1946年,為東廈鄉。1955年-1957年,為東廈初、高級社。1958年,為東廈大隊。1983年,為東廈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中河村 | ~205 | 村莊 | 因緊鄰中心河得名。1946年,為中河村。1955年至1957年,為中河初、高級社。1958年,為中河大隊。1983年,改設為中河村村民委員會。2001…[詳細] |
陳林村 | ~206 | 村莊 | 以烈士陳林命名。1946年,為陳林村。1955年至1957年,為陳林初、高級社。1958年,更名陳林大隊。1983年,改設為陳林村村民委員會。2001…[詳細] |
三合村 | ~207 | 村莊 | 民主建政時,由原黃沙鄉隸屬的三個保合并成的村而得名。…[詳細] |
六合村 | ~208 | 村莊 | 解放前為六合鄉。因6個村合并而成一個鄉,而得名“六合”。…[詳細] |
勝利橋村 | ~209 | 村莊 | 因抗戰勝利取名勝利橋村。1946年,以地處黃沙港南,取名沙南村。1955年至1957年,為沙南初、高級社。1958年,以經常勝利之意,更名常勝大隊。1…[詳細] |
地名由來:
解放前,此處有十二里長、東西向的蘆葦蕩,蕩中有一水溝縱穿南北,人們將溝西的一段稱為五里短蕩,溝東的一段稱為七里長蕩。
基本介紹:
長蕩鎮位于射陽縣西南,西與建湖縣上岡鎮接壤,南與城區青墩鎮隔河相望。距204國道、新長鐵路、寧鹽高速鹽城北入口7.5公里。全鎮下轄9個村,5個居委會,97個村民小組,總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4.83萬。是遠近聞名的“毛兔之鄉”、“皮鞋之鄉”、“蔬菜出口之鄉”。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長蕩人乘風乘勢,抓住機遇,奮力開拓,經濟建設呈現出強勁的后發之勢。4萬畝棉花、3萬畝水稻、1萬畝蔬萊、1萬畝水產養殖、10萬頭生豬、20萬只長毛兔,不僅有力地支撐著長蕩的農副業生產,也為其深度開發準備了充足的資源。3000畝工業園區的建設,36家企業的進駐,初步形成了紡織、機械、輕工、食品、建材等五大支柱產業,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入選鹽城市2023年市級耕地保護激勵單位名單。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長蕩鎮上榜。
2018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長蕩鎮為2018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劃社被命名為長蕩人民公社,1983年,改置長蕩鄉。
2000年撤鄉改置長蕩鎮,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