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瑤溝鄉 | 隸屬:泗洪縣 |
區劃代碼:321324204 | 代碼前6位:32132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蘇N |
長途區號:0527 | 郵政編碼:223800 |
轄區面積:約6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全民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取國營場圃全民性質的生產隊“全民”命名。…[詳細] |
崔莊村 | ~200 | 村莊 | 崔姓始居于此,得名崔莊。1949年為崔莊村。1958年建崔莊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崔莊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由魏營鄉劃入瑤溝鄉。…[詳細] |
大莊村 | ~201 | 村莊 | 因村莊大而得名大莊。1949年為大莊村。1958年建大莊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大莊村民委員會。1998年由魏營鄉劃入瑤溝鄉。…[詳細] |
秦橋村 | ~202 | 村莊 | 秦姓在村旁小河上修座橋,得名秦橋。1949年為秦橋村。1958年建秦橋生產大隊。1981年析出另置杜莊生產大隊。1984年生產大隊改為村。1998年由…[詳細] |
付圩村 | ~203 | 村莊 | 以轄區自然村付圩得名。付圩:付姓建有護莊圩,得名付圩。…[詳細] |
官塘村 | ~204 | 村莊 | 宋代大軍南下,為飲馬,官兵在此開挖一面水塘,后人稱水塘為官塘。…[詳細] |
周塘村 | ~205 | 村莊 | 以原建制村周南村、塘王村首字“周塘”命名。…[詳細] |
桂灣村 | ~206 | 鄉中心區 | 桂姓始居于溧河拐彎處,得名桂灣。1978年建桂灣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桂灣村。1998年由車門鄉劃屬新設立的瑤溝鄉。2001年桂灣村與胡三村合并設立…[詳細] |
胡三村 | ~207 | 村莊 | 以駐地自然村胡三莊“胡三”得名。胡三莊:一戶胡姓始居于此,后分為三家而陸續成莊,得名胡三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瑤溝:集鎮南側有條窯灣溝,溝邊之窯改釀酒后便有瑤(意為西王母瑤池,譽美酒之意)溝之稱,得名瑤溝。
基本介紹:
瑤溝鄉位于縣城南郊,奎灘河西岸,東隔奎灘河,下河與石集鄉相望,南與雙溝鎮接壤,西與魏營鎮毗鄰距縣城僅5公里。徐寧公路、寧宿徐高速公路分別縱穿境內,泗洪通往安徽等地的西南出口官墩路橫穿過境,境內有新汴河,付圩引河兩條河流。現轄7個行政村,7個全民隊,總面積69平方公里,耕地2733.30公頃,總戶數5496戶,總人口23518人。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2.53億元,財政收入1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52元。
【農業建設】
瑤溝鄉具有獨特的交通優勢,圍繞富民強鄉目標,全鄉 沿寧徐路、寧宿高速、新汴河,付圩引河,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以農業市場建設帶動農業特色化,以特色農業帶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江蘇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瑤溝鄉為2023年江蘇省衛生鄉鎮。
2022年1月,瑤溝鄉被命名為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文化旅游:
崔莊墓群位于泗洪縣瑤溝鄉崔莊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門,墓門前十幾米處曾出土成套的漢代青銅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徑15~20米左
位于泗洪縣瑤溝鄉崔莊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門,墓門前十幾米處曾出土成套的漢代青銅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徑15~20米左右。平整
傅圩子城址地處平原地帶,周圍地勢平坦,徐宿寧高速公路從城址西部邊緣從南向北穿過,近似方形,城垣尚存,東西1 公里,南北約1.1 公里,面積達10 萬多平方米,殘存城垣底寬約20 余米,高2
丁巷遺址屬平原臺地,遺址東距徐寧告訴公路3公里,西側300米處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灌溉渠,遺址為墩臺型,高約1 米,南北長、東西寬,為長方形,面積約1000 平方米,北部高,南部低緩,文化層厚約
遺址地處平原地貌,呈不規則形,面積約5000 平方米,文化層厚1 米左右,遺址上可見隋代青瓷罐、壺、碗及磚瓦殘片。相傳因有行宮而得名。
歷史沿革:
1998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蘇民行〔1997〕20號)通知,撤銷畜牧場,從車門鄉析出宏偉、桂灣、秦橋、杜莊4個村,從魏營鎮析出周橋、付圩、大莊、崔莊、官塘、馮崗6個村和泗洪縣畜牧場全部區域組建瑤溝鄉。
建鄉以來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