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錫東新城商務區(安鎮街道) | 隸屬:錫山區 |
區劃代碼:320205002 | 代碼前6位:32020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轄區面積:約4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2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吼山社區 | ~001 | 城鄉結合區 | 吼山社區:坐落在無錫市東10公里的查橋,山高125米,東西走向,形如臥龍。面積5.6平方公里。…[詳細] |
鑫安社區 | ~002 | 主城區 | 鑫字含義金多,財富興旺,安鎮時代安國富可敵國,安鎮以“安”字命名,鑫安則安鎮資源豐富,興旺發達,百姓安寧之意,故名。…[詳細] |
一心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延續以前白丹山村一心大隊的名稱,一心為民,不忘初心,故名。…[詳細] |
談村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談村社區:地處安鎮西南,緊臨錫滬路,距滬寧高速公路、太湖大道只有3分鐘車程。全村下轄四個村民組。占地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836人。…[詳細] |
錦安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取錦繡安鎮之意,故名。錫府復〔2015〕29號批復,2015年12月成立錦安社區居民委員會。錫府復【2020】29號批復,調整錦安社區管轄范圍:東至錫…[詳細] |
九里社區 | ~006 | 主城區 | 九里河(安鎮的母親河)從社區貫穿而過,故名。…[詳細] |
大厙頭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大厙頭村:占地2.42平方公里,人口2100余人。…[詳細] |
安西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因位于安鎮街西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初屬安龍山鄉,1957年為安西高級社,1958年為九大隊,1962年為安西大隊,1983年3月為安西村村民委員會。錫府…[詳細] |
潤安社區 | ~009 | 主城區 | 潤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白丹山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白丹山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初屬北夏鄉,1957年屬于査橋鄉,1958年為一心大隊,1982年10月為白丹山大隊,1983年4月改稱為白丹山村村民…[詳細] |
先鋒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2001年石埭橋村村民委員會、牌樓下村村民委員會、馬巷村村民委員會三個行政村合并,并村后取“爭當先鋒”之意而得名。…[詳細] |
查橋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因分布在查橋鎮周邊而得名。建國初屬查橋鄉,1956年為紅星農業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為查一大隊,1982年改為查橋大隊,1983年更名為查橋村村民…[詳細] |
山河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山河村:共有29個自然村,地處安鎮街道西北角落。周邊有鳳凰山、清明山、吼山、雞籠山等,村西面還有250畝水面的鴨圩蕩,京滬高鐵與錫虞路等主干道貫穿全村…[詳細] |
春光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春光村由四個村合并而成,過去老百姓習慣把合并前的村俗稱為春一、春二,故名。…[詳細] |
安南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安鎮南面而得名。鞋山村:1958年取名一大隊,1962年改名勝利,1982年以境內鞋山更名為鞋山大隊,1983年改設鞋山村。萬眾村:1958年取…[詳細] |
團結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團結村:地處安鎮街道東郊,東到五金機電城,西到膠南浜,南到芙蓉河,北到南橋頭村,面積2.3平方公里,錫滬路、錫東大道分別貫穿。全村有22個村民小組,居…[詳細] |
膠南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膠南村:2001年由原膠南、翠屏等二村合并而成。面對錫滬公路,背靠翠屏山,緊鄰安鎮鎮區和安鎮集貿市場,中間一條南北走向水泥大道。安鎮中學、武警無錫支隊…[詳細] |
膠西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膠西村:位于錫滬路北、翠屏山南,南與安西村、西與大厙頭村、北與膠南村接壤。全村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5個自然村,分為17個村民小組,常住318戶,人…[詳細] |
膠山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膠山村:地處原安鎮最北面與東港鎮相鄰,東鄰南橋頭村,南至團結村,西鄰張涇鎮,錫東大道南北貫穿,2007年5月由原膠山、膠北等兩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積5.…[詳細] |
安鎮村 | ~212 | 主城區 | 因位于安鎮自然鎮周圍而得名。1958年為10大隊,1962年為安鎮大隊,1983年為安鎮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7月由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錫府復〔2…[詳細] |
地名由來:
安鎮古稱西堠村,相傳為南唐設堠(古代瞭望土堡)之地。明洪武年間,因境內有安汝德墓而改稱安家墳前。清乾隆年間,改名為安鎮。
基本介紹:
安鎮街道位于無錫市東部,南與無錫新區交界,區內與東亭街道、錫北鎮、厚橋街道、羊尖鎮及錫山經濟開發區接壤。全街道總面積4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萬人,外來人口6萬人,下轄13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安鎮于2009年4月撤鎮建街道,是聞名遐邇的摩托車、電動車之鄉,錫山區唯一的省重點中心(鎮)街,是建設中的錫東新城主陣地。錫滬路、錫東大道、錫太路、錫山大道、北中路等交通要道在境內交匯,與滬寧高速公路道口、無錫機場、312國道近在咫尺,設立在安鎮的京滬高鐵無錫站已經啟動建設,規劃建設中的地鐵二號線、四號線在安鎮交匯。作為錫山區的副中心,安鎮街道被確定為無錫市三年城市建設中六大重點功能區之一、先行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錫東新城商務區(安鎮街道)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錫東新城商務區(安鎮街道)上榜。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錫東新城商務區(安鎮街道)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安氏興盛而名安鎮,隸屬無錫縣。
民國時期,先后屬懷下市、第八區、第七區。
1945年11月,第七區改稱安鎮區。
1949年9月為安鎮鎮,屬查橋區。
1958年9月稱安鎮人民公社,1983年4月復稱鄉,1993年3月撤鄉建鎮。
1995年6月隸屬錫山市。
2001年1月隸屬錫山區。
2003年10月,厚橋鎮并入。
2004年1月,查橋鎮(原查橋鎮,1929年起,設查橋鄉,1949年5月,設查橋區,區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