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袁鎮 | 隸屬:泗陽縣 |
區劃代碼:321323104 | 代碼前6位:3213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N |
長途區號:0527 | 郵政編碼:223800 |
轄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集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新集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袁集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袁集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東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新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燈籠湖社區 | ~004 | 村莊 | 燈籠湖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岔新村 | ~200 | 村莊 | 三岔村:背靠京杭大運河,面對故道黃河,村莊居于古黃河大堤之上,大體為東西走向。…[詳細] |
于灣村 | ~201 | 村莊 | 史上龍窩塘缺口沖擊時,有一戶于姓大戶未被沖毀,形成一個水灣道,后得名于灣。…[詳細] |
馬莊村 | ~202 | 村莊 | 因該莊馬姓居多,所以得名馬莊。1958年設立馬莊大隊;1970年后取消小公社成村時更名為馬莊村;2001年與原后堆村合并成立新的馬莊村村民委員會,駐地…[詳細] |
三徐村 | ~203 | 村莊 | 因本村內原徐姓分為前徐、后徐、中徐,故名。…[詳細] |
白水村 | ~204 | 村莊 | 由于原東田村、楊大灘村域內比較空蕩,春天時看上去洪洼內白浪霧氣如水,呈現出白色,故起名叫白水。…[詳細] |
葛圩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因葛姓居多,所以得名葛莊,后因與別地重名,而此地曾筑過圩而改名為葛圩。…[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同治元年(1862年),陳素位、陳素村在東首興新集;袁郎在西首興袁集。后因兩集相距百步,中有河泓橋相連,便取兩集名首字為鎮名,故而得名新袁并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泗陽縣轄鎮。1957年設新袁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23公里。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4.3萬。城(廂)黃(圩)公路過境,中運河沿北部過境流過。轄袁集、楊大灘、三岔、東田、交界、于灣、高灣、后堆、馬莊、三號、三徐、四號、一號、新東、新集、河頭、葛圩、八號、馬場、西田、田梨園、壩頭、河埝、壩南、梁謝、新灘、新袁農科27個村委會。農業主要種植小麥、水稻、花生、油菜等。鄉鎮企業有皮革制品、柳編、軋花等廠。所產山羊板皮、藤柳編織品遠近聞名。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新袁鎮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名單。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新袁鎮位列第979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新袁鎮上榜。
2014年7月,新袁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大運河泗陽段亦稱泗陽中運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竣工。境內流程約35 公里。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總河于成龍改其北岸于南岸,另筑北堤,挑河建閘,稱“新中河”,俗稱“新河”。中華人
三座墓葬成三角形,基中一座在路北側,無封土。第二座在水泥路南側路邊,局部以水泥砂漿覆蓋。兩墓相距約4 米。第3 座墓在第二座墓西南約10 米,無封土。20 世紀90 年代,第二座墓中的女性棺
歷史沿革:
清代屬吳城鄉仁和鎮。
1912年,為吳城南市。
1919年改名為新袁。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屬淮泗縣。
1957年,設新袁鄉。
1958年,改為新袁人民公社。
1983年,復置新袁鄉。
1987年,新袁鄉撤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