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民村 | 隸屬:馬集鎮 |
區劃代碼:321081105205 | 代碼前6位:3210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K |
長途區號:0514 | 郵政編碼:22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意含新居平安,民生富足,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新民村地處馬集鎮東北部,與陳集、謝集、劉集三鄉鎮接壤,2001年由原張云村和原新民村兩村重組而成。該村現有村民小組34個,常住戶907戶,常住人口3056人,耕地面積3366畝,是規劃建設中的揚州文昌西路西延工程的必經之路。
新民村資源豐富、人杰地靈,1956年以前該村尚屬鄉級建制(原名新民鄉),至今尚有保存完好的醫院、信用社、供銷社、糧站、郵電局、農貿市場等相關鄉級配套設施,是有名的敵后抗日根據地之一。由于長期自發的商品交易習慣,我村一直還保留著農歷二、五、八逢集的習俗,輻射范圍達4個鄉鎮、15個行政村、直徑范圍達10公里左右,高峰時人流量可達5000人左右。
在全市上下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第七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公布,新民村街道組入選。
歷史沿革:
1952年新民村成立第一家互助組——關刀互助組;1955年成立關刀初級社;1956年與姚橋初級社合并成立先鋒高級社;1958年先鋒高級社改稱先鋒大隊,隸屬白羊公社;1959年劃歸恒華公社;1960年4月,恒華公社與岔鎮公社合并成立馬集公社,先鋒大隊改稱直屬大隊;1962年夏,農業基本核算單位下放,直屬大隊分為新民和秦橋2個大隊;1983年,新民大隊改稱新民村,1984年,經儀征縣政府批準設立新民村
周邊相關:
新民村附近有捺山地質公園、儀征博物館、紅山體育公園、陳集孔雀山生態體育公園、儀征天寧寺塔、翔宇生態園等旅游景點,有儀征綠楊春茶、儀征紫菜薹、十二圩五香茶干、扒燒豬頭、洲八樣、清燉蟹粉獅子頭等特產,有臣字門兒科中醫術、胥浦農歌、月塘鏜叉舞、霸王城傳說、《二度梅》口頭文學、謝馥春脂粉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