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荷花池街道 | 隸屬:鐘樓區 |
區劃代碼:320404006 | 代碼前6位:32040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D |
長途區號:0519 | 郵政編碼:213000 |
轄區面積:約4.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0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北大街社區 | ~002 | 主城區 | 縣直街社區位于市中心繁華地段,是原市0機關所在地。區內商鋪密集,各類生活服務配套齊全,交通便捷,為我市人居地域強勢地段。社區東起化龍巷,南止延陵路,西…[詳細] |
荷花池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荷花池街道荷花池社區位于常州市中心,東至北大街,南及延陵路,西臨懷德北路,北至西橫街,占地面積0.15平方公里,居民2021戶,人口5022人,社區黨…[詳細] |
西新橋一村社區 | ~004 | 主城區 | 西新橋一村社區于2006年9月8日由原西上園社區、西新橋一村一社區、西新橋一村二社區部分轄區組建而成。東起青山橋,西至萬福路,南起健身橋,北至萬福橋![詳細] |
西新橋三村社區 | ~007 | 主城區 | 西新橋三村社區由老的西三村、春天花園、錦江麗都三大塊組成,現有居民住宅樓80幢,住戶3285戶,人口8783人,60歲以上老人占社區總人口的15%以上…[詳細] |
機械一村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機械一村社區位于常州城郊結合部,由機械一村、蘆墅廣景苑、客車廠家屬區三塊組成,占地面積125萬平方米,居民住宅樓103幢,4039戶,10462人。有…[詳細] |
機械二村社區 | ~009 | 主城區 | 機械二村社區座落在常新路蘆墅公園北側,東鄰飛龍路,西跨常林路與機械一社區相鄰,北至鄒村常柴宿舍。占地面積約11.5萬平方米,有居民樓82幢,2680戶…[詳細] |
西新橋二村社區 | ~010 | 主城區 | 西新橋二村一社區由原二村一社區、北新巷社區及原二村三社區部分樓幢合并組成。東鄰萬福路、西至大灣浜河、南接常新路、北至金禧園一條街,總面積約4.54萬平…[詳細] |
萬福橋社區 | ~011 | 主城區 | 西新橋二村二社區是一個“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現代化社區。經過區域調整,東到大紅旗路,南靠金禧園路,西鄰大…[詳細] |
地名由來:
荷花池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池塘,因池中栽有荷花而得名,后經修繕成園。
基本介紹:
荷花池街道地處常州市中心,東起小河沿,南臨延陵西路,西至長江路,北到滬寧鐵路。面積4.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萬人,下轄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區域內有機關、企事業單位1000余家。
荷花池地區是常州市的老城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該地區因有天然形成的荷塘,每年初夏塘內荷花成片,紅綠相間,蔚為壯觀,因此揚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文學家蘇東坡、民國初年江蘇都督莊蘊寬、刺繡名家李仁等曾在塘邊結廬而居,留下許多不朽佳作。中國0早期領導人-更是生于斯、長于斯,在這片熱土上跨出了他光輝人生的第一步。
今日,荷花池地區已經展現出全新面貌:全市第一高樓凱納商務廣場已落戶地區中心,外商投資數億美
文化旅游:
屠揆先宅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荷花池街道天皇堂弄社區北直街49號,為清式建筑,建于光緒年間,原有兩進,因北直街街路拓寬,拆掉一進。屠揆先先生曾是常州中醫院副院長,常州市政協副主席,常州名中醫
長溝別墅位于鐘樓區北直街123號,建于1926年,為常州名人朱稚竹宅第,因主人為三井長溝村人,所以取名為長溝別墅。據說原造價7000大洋,占地10畝地。有房屋二進,坐西朝東,為硬山式磚木結構
萬福橋位于常州市鐘樓區荷花池街道西新橋二村第二社區萬福路新萬福橋西,東西走向,橫跨于北童子河大灣浜,是一座單孔石拱橋。萬福橋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因
莊蘊寬故居位于常州市區延陵西路西段北側常州電信實業公司內。莊蘊寬(1866—1932),字思緘,號抱閎,晚年又號無礙居士,近代愛國政治家、故宮博物院早期領導人之一。清末時他曾任職廣西,積極創
蔡旭故居位于市區大觀路32號,故居坐南朝北,院門朝東,存二進,為江南院落式建筑,建于清末民初。故居大門還保持清代驛站風格,進門是一天井,在天井四周有清式房屋多間,清式屋脊、屋架依然保存,新中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成立荷花池人民公社。
1963年10月,更改為荷花池街道。
2006年,原荷花池街道、西新橋街道,合并成立新的荷花池街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