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舍村 | 隸屬:甘洛鄉 |
區劃代碼:360829210205 | 代碼前6位:360829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D |
長途區號:0796 | 郵政編碼:3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三舍村,古稱上井,位于江西省安?h境內,具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有360余戶,人口1700余人,因為偏僻,交通不便,三舍村養在深閨,留下了許多珍貴文物,村里擁有邦伯坊、劉鐸墓已被安?h人民政府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里的斑駁房還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村后高頭嶺南部的仙鵝峰綿延于此,咫尺之遙。這里小溪縈繞,群峰拱秀,民風古樸,祠宇縱橫。獅泉噴玉、羊嶺浮嵐、西塢余曛、東溪疊嶂、進士名塘、龜巖書院、平疇春種、松壑秋聲八景更是風景別樣,令人流連忘返。
三舍村歷史由來
南唐時工部尚書劉適之子劉君造任吉州推官。宋下江南,劉適隱退,便到兒子官宦處尋訪山水之勝,“經安?h南之上井
榮譽排行:
2019年11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三舍村為第十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榮譽稱號。
2014年11月,三舍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邦伯坊位于安?h甘洛鄉三舍村前端,遠處是巍峨群山,前面是千頃沃野,上游“進士名塘”清泉順渠從坊前流過,鵝卵石鋪成的古道蜿蜒伸向遠方。前、左、右三口水塘形成品字形與古坊相輝映,坊后是鱗次櫛比的
倉下井位于安?h甘洛鄉三舍村。2002年5月,被公布為安?h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安府字[2002]33號)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四周各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四周延伸各10米。
劉宣墓位于安?h甘洛鄉三舍村。2002年5月,被公布為安?h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安府字[2002]33號)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四周各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四周延伸各10米。
劉戩墓位于安?h甘洛鄉三舍村。2002年5月,被公布為安?h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安府字[2002]33號)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四周各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四周延伸各10米。
劉鐸墓位于安?h甘洛鄉三舍村。1984年1月,被公布為安?h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安府字[84]003號)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四周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四周延伸各10米。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洲湖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南阜鄉三舍高級社、三舍大隊,1984年,改為三舍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三舍村附近有邦伯坊、倉下井、劉宣墓、劉戩墓、劉鐸墓、安福武功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安;鹜、陳山紅心杉、青椒鴨舌、安福冬筍、武功山云霧茶、安福古黑陶等特產,有吉安中秋燒塔習俗、安;鹜鹊闹谱骷妓、安福吃新節、安福武功山傳說、安福垇云火把節、安福表嫂茶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甘洛鄉·三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