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橫龍街道 | 隸屬:安源區 |
區劃代碼:360302007 | 代碼前6位:3603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贛J |
長途區號:0799 | 郵政編碼:337000 |
轄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紅星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紅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橫龍社區 | ~002 | 主城區 | 以境內橫龍寺得名橫龍社區居民委員會。橫龍社區居民委員會于2012年6月設立。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三角洲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其范圍似三角,且處泉江水兩岸洲地,故名![詳細] |
長興館村 | ~200 | 主城區 | 1949年8月前屬鳴盛鄉第一保。1950年8月為湘東區青山鄉長興村,1952年屬第九區長北鄉。1958年8月與星輝、五星合并稱五星大隊,屬萍鄉鎮。19…[詳細] |
略下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以境內略下地片得名。1949年8月前為鳴盛鄉第二保。1950年8月后屬湘東區略下鄉。1954~1955年稱略下初級社,屬青山鄉。1958年為萍鄉鎮略下…[詳細] |
里善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以境內里善地片得名。1949年9月前屬四維鄉。1950年8月后為麻山區井沖鄉里善村。1958年為麻山公社井沖大隊。1959年與井沖分開,名里善大隊。1…[詳細] |
井沖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1949年8月前屬四維鄉第三保。1950年8月后屬麻山區井沖鄉。1958年為麻山公社井沖大隊。1959年與里善分開,名井沖大隊。1960年劃歸萍鄉鎮![詳細] |
東星村 | ~205 | 主城區 | 以地處萍城東門外,寓意村如啟明星一樣耀眼而得名![詳細] |
流萬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以境內流江橋、萬家沖各取首字得名。1949年8月前屬進化鄉。1950年8月后屬積善區登岸鄉。1958年為萍鄉鎮流萬大隊。1969年并入東星大隊。197…[詳細] |
青坪村 | ~207 | 主城區 | 取境內青草沖、飛機坪各一字得名。1949年8月前屬進化鄉。1950年8月后屬積善區登岸鄉。1954~1955年為流萬1-4初級社。1956~1958年…[詳細] |
北橋村 | ~208 | 主城區 | 以地處北門橋一帶得名。1949年8月前屬進化鄉。1950年8月后屬積善區登岸鄉。1954~1955年初級社時為北星合作社。1956~1958年為五星高…[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所轄區域中部有瀘水河若蛟龍穿越、南部山脈若巨龍橫臥得名。
基本介紹:
萍鄉市城郊管委會地處萍鄉城區四周,總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萬,轄11個管理處,有16個黨總(支)部,898名黨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信息便捷,旅游資源豐富。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有8個管理處和城市融為一體,被譽為“城市里的鄉村”。
城郊管委會原為郊區鄉,2001年12月撤鄉建立。幾年來,城郊黨委、管委會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三十六字”方針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工業上全面進行企業改制,做大做強骨干企業,發展壯大個私企業。農業上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現有里善的葡萄基地、汪公潭的花卉苗木基地、后埠的良種羊場、略下的生態農業。土地上充分做活“金土地”文章,充分抓住城市
歷史沿革:
根據贛民函〔2022〕22號,設立橫龍街道。
2023年1月1日,安源區橫龍街道舉行掛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