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桃源鄉 | 隸屬:崇仁縣 |
區劃代碼:361024205 | 代碼前6位:36102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216 |
轄區面積:約14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487人 |
人口密度:約57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桃源街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袁坊村 | ~200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一區桃源鄉,四區袁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袁坊鄉,個別村屬六區洋陂鄉;1956年后亦屬袁坊鄉;1…[詳細] |
桃源村 | ~201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桃源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分屬四區桃源、龍源鄉。1956年并屬桃源鄉;1958年為桃源公社桃源大隊;…[詳細] |
鹿甲村 | ~202 | 鄉中心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一區桃源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四區簡橋鄉,1956年后為桃源鄉,1958年屬桃源公社先鋒大隊,1961年分立鹿甲大隊,19…[詳細] |
花樹村 | ~203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桃源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袁坊鄉,1958年屬桃源公社,1968年屬鳳崗公社,1972年屬桃源…[詳細] |
簡橋村 | ~204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一區桃源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簡橋鄉;1956年并入桃源鄉;1958年為桃源公社簡橋大隊;1961年拆出鹿甲大隊后仍…[詳細] |
王沙塘村 | ~205 | 鄉中心區 | 王沙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西陂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桃源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四區龍源鄉,個別村屬六區左坊鄉;1956年后重屬桃源鄉;1958年屬桃源…[詳細] |
奧村村 | ~207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四區鳳崗鄉,1958年屬桃源公社奧村大隊,68年屬鳳崗公社馬口大隊,72年與馬口大隊分開重立奧村大隊,1984年成立村…[詳細] |
沙洲村 | ~208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姚家、袁家山、邱坊屬偽一區沔滸鄉。裴坊、沙洲、甘唅、橫上屬四區鳳崗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姚家、袁家…[詳細] |
張坊村 | ~209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三區沔滸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張坊鄉。合作時有張坊、灶土、下王、茂洲初級社合并為灶土高級社。公社化…[詳細] |
游坊村 | ~210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四區風崗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區游坊鄉,1956年并入張坊鄉。初級社有湖田、游坊、響石、巴山、破港五…[詳細] |
地名由來:
“桃源”指政府駐地為桃源村。
基本介紹:
崇仁縣桃源鄉位于崇仁縣中部偏南,東北鄰郭圩鄉,東接禮陂鎮,南與相山鎮毗鄰,西連樂安縣公溪鎮,西北界馬安和石莊兩鄉?偯娣e144.5平方公里。管轄桃源、鹿甲、簡橋、王沙塘、西陂、花樹、袁坊、奧村、沙洲、張坊、游坊等11個村委會(其中王沙塘為畬族村委會),101個村小組,全鄉人口1.8萬余人。鄉政府駐地桃源,距縣城15公里。境內交通便利,馬口大橋的建成使全鄉交通網絡暢通無阻,實現了村村通。全鄉有耕地18200余畝,農業以水稻為主。養殖業以生豬、麻雞、魚為主,兼養鴨和羊。全鄉木材蓄積量7萬立方米,毛竹蓄竹量550萬根,年產杉木1500立方米,松雜木800立方米,毛竹120萬根,是崇仁縣竹木主要產地之
文化旅游:
鐵溪少共國際師舊址位于崇仁縣桃源鄉袁坊村委會鐵溪村小組,類別為撫州市。鐵溪少共國際師舊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少共國際師遺址位于桃源鄉袁坊村委會鐵溪村小組,為一處清末民初的建筑,舊民居建筑占地約156.980平方米。外墻上用石灰寫著“少年工農紅軍少年先鋒隊”,標語字跡高約0.62米,長約6.09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前隸屬崇仁縣一區桃源鄉、三區沔滸鄉、四區鳳崗鄉;1950年隸屬第四區袁坊、張坊、桃源、游坊、簡橋、龍源六鄉;1956年撤區并鄉分屬桃源、袁坊、張坊三鄉;1958年成立桃源人民公社;1960年秋張坊、沙洲、游坊、奧村劃入樂安公溪鎮,1961年底劃回;1968年擴社,隸屬鳳崗公社;1972年劃出,復為桃源公社;1984年撤社改名桃源鄉。
2001年10月撤張坊鄉并入桃源,仍名桃源鄉,得名后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