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許坊鄉 | 隸屬:崇仁縣 |
區劃代碼:361024206 | 代碼前6位:36102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215 |
轄區面積:約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372人 |
人口密度:約10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許坊街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石背村 | ~200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許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六區為黃坊鄉。1958年為許坊公社石背大隊,1969年屬禮陂公社黃坊大隊…[詳細] |
黃坊村 | ~201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許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六區黃坊鄉。1958年為許坊公社黃坊大隊,1969年屬禮陂公社,1972…[詳細] |
許坊村 | ~202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一區許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六區許坊鄉。1958年屬許坊公社;1968年三川橋、長沙坑兩大隊并入,…[詳細] |
長沙坑村 | ~203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六區,均為許坊鄉。1958年為許坊公社長沙坑大隊;1969年并入許坊大隊,劃歸…[詳細] |
三川橋村 | ~204 | 鄉中心區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許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六區中坊鄉,1956年為諳源鄉。1958年屬許坊公社許坊大隊,1961…[詳細] |
新建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許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六區中坊鄉,1956年屬諳源鄉,1958年屬許坊公社中坊大隊,1969年…[詳細] |
中坊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一區許坊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六區中坊鄉,1956年屬諳源鄉。1958年屬許坊公社中坊大隊,1969…[詳細] |
諳源村 | ~207 | 村莊 | 許坊鄉諳源村地處崇仁縣許坊鄉北部,在崇仁、臨川和宜黃三縣交界處,距崇仁縣城21公里,距許坊鄉約10公里。下轄諳源、古竹、竹晗和林坊4個自然村,由16個…[詳細] |
地名由來:
“許坊”指政府駐地許坊村。
基本介紹:
許坊鄉,隸屬于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位于崇仁縣境東部邊陲。東北界臨川區,東及南部接宜黃縣,西連郭圩鄉與禮陂鎮,北靠六家橋鄉與航埠鎮。總面積84平方公里。轄許坊、石背、諳源、長沙坑、黃坊、三川橋、中坊、新建8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62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地許坊街距縣城25公里。常住人口13125人(2017年) 。素有“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與莊園”之稱。
許坊是“崇仁麻雞”的原產地,種養業歷來是全鄉經濟的重要命脈。
許坊鄉礦產資源有煤炭和石灰石。 鄉辦企業主要有液壓機械廠、海綿廠、彈簧廠、粉絲廠、煤礦、水泥石灰石采石場及3家石英石場等;村辦企業15家,戶辦、聯戶辦企業268家。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許坊鄉被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我市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395處,其中新發現3790處,復查605處。而入選江西文物“百大新發現”的僅為6處文物,廊橋類一處,為崇仁縣許坊鄉的三川橋。三川橋因不僅
紅五軍宿營地舊址位于許坊鄉石背村委會路邊村小組。該舊址內發現紅軍標語30余條。標語在舊民居里是寫在西邊前房的三網泥壁上,白底黑字,每網泥壁高約1.2米,寬約0.6米;標語在舊廚房上是寫在廚房
黃裳墓,位于許坊鄉黃坊村委會黃坊村小組的鍋形山。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平)人。北宋神宗五年(1082)狀元。為官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卒贈少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詞
諳源村古戲臺,位于許坊鄉諳源村委會諳源村村口,清代建筑,占地約110平方米。戲臺前有由石欄和石條圍起來的戲園子約500平方米,石欄柱上有多處清代重修石刻字樣。舞臺后間有多處戲班演出時留下的墨
路邊紅五軍團宿營地舊址位于崇仁縣許坊鄉石背村委會路邊村小組,類別為撫州市。路邊紅五軍團宿營地舊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一區許坊鄉;1950年隸屬六區,分屬許坊、中坊、黃坊、諳源4鄉;1956年撤區并鄉,分屬許坊、黃坊、諳源3鄉;1958年建立許坊人民公社;1969年擴社,隸屬禮陂公社;1972年從禮陂公社劃出,設許坊公社;1984年撤社,設許坊鄉,得名后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