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我市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395處,其中新發現3790處,復查605處。而入選江西文物“百大新發現”的僅為6處文物,廊橋類一處,為崇仁縣許坊鄉的三川橋。三川橋因不僅保持了完整的廊橋風貌,且又因是“單拱廊橋”,在江西省已經發現的歷史文物中為絕無僅有。6月12日,記者來到許坊鄉的三川橋村采訪,村民領記者來到三川橋拍攝。這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的廊橋,由于村民的保護,歷盡260多年風雨的三川橋風采依舊。三川橋集中體現了撫州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其以造型精美,結構別致,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受到省文物專家的青睞。從村中沿新建的水泥路北行數百米,遠遠地就看見一座黛瓦紅壁的廊橋,步入廊橋,記者發現廊橋竟有亭、臺、樓、閣的多種
紅五軍宿營地舊址位于許坊鄉石背村委會路邊村小組。該舊址內發現紅軍標語30余條。標語在舊民居里是寫在西邊前房的三網泥壁上,白底黑字,每網泥壁高約1.2米,寬約0.6米;標語在舊廚房上是寫在廚房窗戶外的石灰沿上,白底黑字,高約0.8米,寬約0.2米;標語在舊庫房內多數是寫在庫房里泥壁上,有少數寫在板壁上,有黑墨字跡的,也有紅墨水字跡的,泥壁高約1.2米,寬約0.4米。標語內容有“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粉碎敵人大舉進攻!”“打倒蔣介石!打倒帝國主義!”“消滅帝國主義國民黨四次圍剿與大舉進攻!消滅敵人據點!”“青年工人六小時工作制!消滅蔣系主力部隊!奪取中心城市!打倒屠殺工農的國民匪黨!活捉蔣介石!打到撫州南昌九江,活捉蔣介石!”“打倒出賣
黃裳墓,位于許坊鄉黃坊村委會黃坊村小組的鍋形山。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平)人。北宋神宗五年(1082)狀元。為官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卒贈少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代表作甚多,其詞語言明艷,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為著名,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稱其為《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原葬宜黃縣,清道光十八年因宜黃遷縣而改葬崇仁縣黃坊鍋形山。崇仁黃坊人均為其后裔,F在的墓葬為1995年重修。黃裳墓對于研究黃裳具有重要意義。
諳源村古戲臺,位于許坊鄉諳源村委會諳源村村口,清代建筑,占地約110平方米。戲臺前有由石欄和石條圍起來的戲園子約500平方米,石欄柱上有多處清代重修石刻字樣。舞臺后間有多處戲班演出時留下的墨跡。此建筑對于研究古戲臺及梨園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路邊紅五軍團宿營地舊址位于崇仁縣許坊鄉石背村委會路邊村小組,類別為撫州市。路邊紅五軍團宿營地舊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諳源村戲臺位于崇仁縣許坊鄉諳源村,類別為撫州市。諳源村戲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