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火神廟社區 | 隸屬:百花洲街道 |
區劃代碼:360102004003 | 代碼前6位:3601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贛A |
長途區號:0791 | 郵政編碼:33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該居委會轄內有火神廟巷,故名。
基本介紹:
火神廟社區有13支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了“微心愿、居家養老、二維胸碼牌、0半課堂”等志愿服務活動。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和諧示范社區、無-示范社區和全省老齡先進工作社區、全省文明社區等榮譽。
一是率先開展時間銀行養老服務。積極推行“低齡存時間、高齡取服務”“時間銀行”這一綠色新型居家互助養老模式。把“時間銀行”打造成為了居民認同的“守信銀行”、服務優質的“專業銀行”、便捷高效的“網上銀行”和守望相助的“特色銀行”。民進中央調研組、河北省民政廳廳長趙風樓等實地考察后,均對此模式給予了高度肯定。《人民日報》《江西日報》《南昌日報》、人民網等進行了報道,引起社會的關注。
二是十三屆敬老節揚優良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江西省第二批綠色社區名單,火神廟社區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夕地屬九區十保。
1949年初期屬一區公所,1951年屬百花洲街公所;1953年劃歸東湖居委會(大型),1954年成立火神廟居委會。
1969年與毛家園居委會(部分)合并稱無神巷居委會;1981年劃出,恢復原名。
2002年10月,經上級部門批準,將原火神廟、萬井巷一部分、大順巷、保赤倉三個半居委會整合而成現在的火神廟社區居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火神廟社區附近有滕王閣、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八一廣場、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舊址、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天泉水都等旅游景點,有藜蒿炒臘肉、贛繡、鄱陽湖藜蒿、流浪雞、鄱湖胖魚頭、贛味乳狗肉等特產,有南昌瓷板畫像、南昌清音、南昌贛發繡技藝、南昌浴仙池傳說、南昌瓷板畫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