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合市鎮 | 隸屬:金溪縣 |
區劃代碼:361027104 | 代碼前6位:361027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800 |
轄區面積:約1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合市村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合市村 | ~200 | 鎮中心區 | 1948年屬三區合市鄉,1951年也為三區合市鄉.1953年屬三區合市鄉,1958年成立合市大隊,屬霞澌公社,1959年為合市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詳細] |
大耿村 | ~201 | 村莊 | 大耿村地處金溪縣合市鎮的西端,東靠合市,西連琉璃鄉,南接湖坊村。總面積8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面積5027.5畝,其中耕地面積2814畝,山地面積221…[詳細] |
龔家村 | ~202 | 村莊 | 龔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塘霞村 | ~203 | 村莊 | 1948年屬三區合市鄉,1951年屬三區霞澌鄉,1958年成立塘霞大隊,屬霞澌公社,1959年塘霞大隊,屬合市公社,1974年調整為塘下大隊,屬合市公…[詳細] |
岐嶺村 | ~204 | 村莊 | 1948年屬三區合市鄉,1951年屬七區岐嶺鄉。1954年屬三區樟圩鄉,1958年成立岐嶺大隊,屬霞澌公社。1959年岐嶺大隊,改屬合市公社。1984…[詳細] |
斛塘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夕屬三區合市鄉。1951年屬三區合市鄉。1958年成立蘭花大隊,屬霞澌公社。1972年斛塘大隊,屬合市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成立合市鄉斛…[詳細] |
聯橋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屬三區合市鄉,1951年仍為三區合市鄉,1953年屬三區東崗鄉,1958年成立靈泉大隊,屬霞澌公社,1959年聯橋大隊,改屬合市公社,198…[詳細] |
湖坊村 | ~207 | 村莊 | 1948年屬三區樟圩鄉,1958年成立湖坊大隊,屬霞澌公社,1959年為湖坊大隊,改屬合市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成立湖坊村民委員會,屬合市鄉,19…[詳細] |
坪上村 | ~208 | 村莊 | 1948年屬雙塘區坪上鄉,1952年屬三區坪上鄉,1958年成立坪上大隊,屬合市公社,1972年坪上大隊,為崇麓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成立坪上村民…[詳細] |
崇麓村 | ~209 | 村莊 | 1948年屬雙塘區崇麓鄉,1951年屬雙塘區崇麓鄉崇麓大隊。1958年成立靈泉大隊,屬崇麓公社,1984年撤社改鄉,成立崇麓村民委員會,屬崇麓鄉,19…[詳細] |
肖公村 | ~210 | 村莊 | 1951年屬雙塘區肖公鄉,1958年成立肖公大隊,屬合市公社。1959年肖公大隊,屬崇麓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成立肖公村民委員會,屬崇麓鄉,198…[詳細] |
田南村 | ~211 | 村莊 | 1948年屬雙塘區肖公公社,1951年仍屬雙塘區肖公公社,1958年成立田南大隊,屬合市公社,1972年田南大隊,該崇麓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成立…[詳細] |
車門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合市鎮車門村地處金溪縣西北部,合市鎮東南部,距縣城16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北鄰合市鎮龔家村,南界寶岱村,西連合市鎮杭橋村,東隔雙塘鎮官邊村與竹…[詳細] |
杭橋村 | ~213 | 村莊 | 1948年屬雙塘區坪上鄉,1951年仍為雙塘區坪上鄉。1958年成立孫坊大隊,屬合市公社。1962年大隊遷來杭橋而命名杭橋大隊,屬合市公社,1981年…[詳細] |
鳳凰山村 | ~214 | 村莊 | 1989年成立鳳凰山公所,屬崇麓鄉,2001年調整鄉鎮區劃,崇麓鄉與合市鄉組建合市鎮,成立鳳凰山村民委員會,屬合市鎮。2003年9月鳳凰山村民委員會并…[詳細] |
良種場 | ~215 | 村莊 | 良種場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駐地合市街命名。
基本介紹:
合市鎮位于金溪縣城西北部22公里處,東鄰雙塘鎮,西連琉璃鄉,南靠秀谷鎮,北接東鄉縣,是個交通方便,信息暢通,十分優美的鄉鎮。合市共有土地面積135770畝,林地面積3600畝,下轄15個村委會,共有153個自然村,總人口228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284人,非農業人口518人,農村勞動力10251人,年財政收入6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農業生產總值6600萬元。有相當發達的現代通信設施“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在我鎮發揮通信的樞紐橋梁作用,該鎮是農業鎮,資源豐富,有豐富的山地資源和旱澇保收的大面積良田,也有許多土生土長的的土特產品在相繼打入市場。促使合市鎮的經濟發展和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江西省愛衛會命名合市鎮為2022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涌勝公祠位于金溪縣合市鎮七坊村,類別為古建筑撫州市。涌勝公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坊古戲臺位于金溪縣合市鎮七坊村,類別為古建筑。七坊古戲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合市三孔橋位于金溪縣合市鎮合市村,類別為古建筑。合市三孔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坊明清建筑群位于金溪縣合市鎮后林村,類別為古建筑。林坊明清建筑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徐瓊故里明清建筑位于金溪縣合市鎮大耿村,類別為古建筑。徐瓊故里明清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鎮域為歸政鄉5都、6都、7都、8都、11都屬地。
1934年屬雙塘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三區和七區。
1958年成立霞澌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合市公社。
1960年新設崇麓公社,1968年崇麓公社并入厚山公社,1969年,合市公社并入雙塘公社,1972年恢復合市公社和崇麓公社。
1984年改為合市鄉和崇麓鄉。
2001年,崇麓鄉與合市鄉合并組建合市鎮。
吳德徵(?~約1860)字宣三,清七坊(合市鎮)人。嘉慶二十一年(1816)舉貴州鄉試,署廣西陽朔武宣知縣。旋補臨桂縣,初蒞陽朔,聲威大著。民為建清官亭,德徵不欲有其名,即于其亭施茶,易名為“解渴”。
陳文楷字星周,清荷嶺(今合市鎮)人。生性敦厚,稍大,居三巴(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東)。由四川到貴州,開場煉鐵于桐梓綦江之間。嘉慶五年(1800),將全部家財二千金于渝州及漢口吳城創立與人社。與人為
胡桂芳(1553~1633)字允垂,號瑞芝。明游墊(今合市鎮)人。萬歷二年(1574)進士,授杭州府推官,持身儉約,有布衣推官之稱。升兵部主事,晉武選郎中,轉海南副使兼瓊州提學,擢湖廣參政。時中官催稅
李光德字繩芳,明源頭(今合市鎮)人。萬歷十九年(1591)舉鄉試,授浙江淳安知縣。在任廉明仁恕,民立生祠祀之。擢承天府丞,攝府事。為皇帝修陵有功,帝召見其于便殿,賞賜有加。所屬沔陽知州郭喬,污劣無狀,
徐霖字用濟,明豻坪(今合市坪上村)人。性仁厚,嘗道拾遺金數百兩,俟其人至,悉還之。鄉里稱為長者。舉成化元年(1465)鄉試。成化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不久升員外郎。又擢嘉興知府。時嘉興歲旱,霖再三題請
吳翰詞明杭溪(今合市杭橋)人,寄籍湖廣。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任浙江東陽知縣,倭寇為患,翰詞大量招兵,加以訓練,增強守衛部隊力量,嚴振軍威,倭寇不敢再犯。擢監察御史,權貴多懼憚之。出,按察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