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流坑村 | 隸屬:流坑鎮 |
區劃代碼:361025109207 | 代碼前6位:361025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中部,樂安縣西南部。目前,流坑古村已獲得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和“江西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江西十大特色美景”等榮譽稱號。
流坑村全村共有明清古建筑260多處,其中明代建筑19座,牌坊樓閣59座,堪稱“明清建筑博物館”,是研究中國古建筑的窗口;文化積淀深厚,保存了豐富的人文資源,流坑遺存的墻額、木匾、楹聯達620余塊(對)之多,且不少是出自朱熹、楊士奇、金幼孜、羅洪先、聶豹、譚綸、曾同亨、董士標、劉繹等歷史名人之手,至于木雕、磚雕、石雕、璧畫、彩繪等藝術品更是不計其數。古樸純真的儺舞、彩燈、游神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推介流坑村為2023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8年11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流坑村2018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12年12月,流坑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3年10月,流坑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田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流坑鄉,1958年成立流坑大隊,屬牛田公社。
1964年流坑大隊分設田北、龍港、街上三個大隊。
1984年撤社設鄉龍港大隊、田北大隊、街上大隊合并組成流坑村民委員會,屬牛田鄉。
1985年撤鄉設鎮,屬牛田鎮。
得名后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流坑村附近有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金竹飛瀑景區、蝶棲谷景區、大湖坪古村、善和村朱德故居、大龍山等旅游景點,有樂安竹筍、樂安花豬、樂安驢肉、樂安腌菜干、樂安霉魚、凌仁紅魚塊等特產,有樂安儺舞、樂安蛋雕、樂安打船歌習俗、樂安羅陂廟會、裝故事、鄉射遺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