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陽鎮 | 隸屬:臨川區 |
區劃代碼:361002112 | 代碼前6位:3610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000 |
轄區面積:約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5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太陽街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太陽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寓意生活沐浴在陽光下,積極向上,故名。以境內太陽巖得名…[詳細] |
太陽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寓意生活沐浴在陽光下,積極向上,故名。以境內太陽巖得名…[詳細] |
秋塘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太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湖溪鄉。土改結束后屬太陽鄉,土改復查時分為陳家鄉。合作化時含櫟塘、五星兩個高級社。1958年劃入…[詳細] |
鄧家村 | ~202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太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湖溪鄉,土改后并入太陽鄉,土改復查后又轉為湖溪鄉。合作化時,由光陽、明陽、南陽、星陽4個初級社并…[詳細] |
湖溪村 | ~203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太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湖溪鄉。土地改革后并入太陽鄉,合作化時,由太原、岔背鄒家、水南源、谷家等5個初級社轉為輝煌高級社…[詳細] |
衙背村 | ~204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太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橋西鄉、衙背鄉。合作化時,由衙背等12個初級社轉為衙背高級社。1958年成立衙背大隊,屬太陽公社![詳細] |
婁溪村 | ~205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東鄉縣南英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東鄉縣水南鄉。1952年劃入臨川延橋鄉。合作化時,由下車港、艾家、六柱等6個初級社轉為婁溪…[詳細] |
延橋村 | ~206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臨川、東鄉兩縣管轄。屬太陽鄉和東鄉縣延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黃灣鄉。湖溪鄉。土改結束后并為太陽鄉。合作化時,由嶺上集3個…[詳細] |
新中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太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涌橋鄉、太陽鄉,不久又轉為新建鄉。合作化時,由新路、新中兩個初級社轉為新中高級社。1957年成立…[詳細] |
涌橋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太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涌橋鄉。合作化時,由上涌橋下涌橋等10個初級社轉為上涌橋、下涌橋兩個高級社。1958年羅湖公社樟…[詳細] |
黃鐵村 | ~209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東塘鄉第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鄭家鄉、董塘鄉。1957年由后洪、前洪等九個初級社轉為五星高級社。1958年成立前洪大隊、…[詳細] |
何坊村 | ~210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太陽鄉第十、十一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河城鄉,土改結束后屬衙背鄉。1956年并入橋西鄉,同年轉為衙背高級社。1958年轉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寓意生活沐浴在陽光下,積極向上,故名。以境內太陽巖得名;1984年6月太陽人民公社改設太陽鄉;1998年5月太陽鄉撤鄉建鎮。
基本介紹:
太陽鎮位于臨川區境內東部,鎮政府所在地距撫州市城區15公里,東與東鄉、金溪兩縣交界,南與七里崗接攘,西連七里崗、羅湖鎮,北靠東鄉縣,中襄七里崗墾殖場太陽分場?偯娣e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060畝,水域面積2000畝、山丘占43.56%。全鎮有13個村民委員會,77個村民小組,66個自然村,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1508人。
太陽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多丘陵崗地,山地資源十分豐富,東鄉河穿境而過,便于灌溉。全鎮有鄉級主干公路3條,省道東臨公路橫穿境而過,距省城南昌120公里,距東鄉火車站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太陽鎮屬半工半農鄉鎮,工業以鞭炮為主,同時是建材、電力器材加工大鎮。農
歷史沿革:
1912年屬二區太陽鄉,部分村莊屬東鄉縣南英鄉、水南鄉、董塘鄉。
建國后屬第九區,有陳家鄉、湖溪鄉、延橋鄉、涌橋鄉、新積鄉、鄭家鄉、河城鄉、衙背鄉、橋西鄉等。
1952年,東鄉縣樓溪等村劃歸延橋鄉。
合作化時,建有太陽、董塘等19個高級社。
1958年設太陽公社,分14個大隊。
1957年至1961年期間,涌橋、新中二大隊先后三次劃歸七里崗墾殖場和從七里崗墾殖場劃回。
此期間,太陽公社先后兩次分為太陽、董塘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