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馬鄉 | 隸屬:南昌縣 |
區劃代碼:360121203 | 代碼前6位:36012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A |
長途區號:0791 | 郵政編碼:330000 |
轄區面積:約7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3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黃馬街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街道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街道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鳳凰溝社區 | ~002 | 村莊 | 因緊鄰鳳凰溝景區,且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虎嶺社區 | ~003 | 鄉中心區 | 2015年8月25日設立。…[詳細] |
官田村 | ~200 | 村莊 | 1949年屬臨川縣四區箭港鄉,后屬四區豐林鄉。1956年屬臨川縣溫圳區白城鄉。1958年屬臨川縣溫圳區箭港人民公社官田、湯付大隊。1963年劃入南昌縣…[詳細] |
豐林村 | ~201 | 村莊 | 因原有的豐林庵,且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東邊村 | ~202 | 村莊 | 因管轄范圍內東邊李家自然村,且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白城村 | ~203 | 村莊 | 因轄區內白城章家,且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南安村 | ~204 | 村莊 | 因轄區內南安自然村,且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上洛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屬六區峨峰鄉,后屬五區嶺前鄉。1955年屬吳石區嶺前鄉。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斗門、上洛大隊,1959年改為吳石人民公社嶺前管理區斗門、…[詳細] |
嶺前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屬六區峨峰鄉,后屬五區嶺前鄉。1955年屬吳石區嶺前鄉。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荷溪、閔家、嶺前大隊。1959年分屬吳石人民公社嶺前管理區…[詳細] |
郭埠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屬六區峨峰鄉,后屬五區大眾鄉。1951年后,屬五區、吳石區郭埠鄉。1956年屬吳石區嶺前鄉。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郭埠大隊,1959年屬…[詳細] |
徐家村 | ~208 | 鄉中心區 | 因轄區內上徐和下徐,且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馮家村 | ~209 | 鄉中心區 | 1949年屬進賢縣六區黃馬鄉。1951年劃入南昌縣,先后屬五區、吳石區黃馬鄉。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朱坊大隊,1959年劃歸省蠶桑場。1962年劃…[詳細] |
涂洪村 | ~210 | 村莊 | 取涂家坪、洪家2自然村首字,且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華標村 | ~211 | 村莊 | 1949年屬進賢縣六區黃馬鄉,后屬六區白狐鄉。1952年劃入南昌縣,先后屬五區、吳石區北岸鄉。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桂花、華標大隊,1959年屬吳…[詳細] |
羅渡村 | ~212 | 村莊 | 1949年屬進賢縣六區黃馬鄉,后屬六區白狐鄉。1952年劃入南昌縣,先后屬五區、吳石區北岸鄉。1958年屬南昌縣太陽升人民公社羅渡大隊,1959年屬吳…[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駐黃馬街而得名。
基本介紹:
黃馬鄉位于南昌縣的東南端,毗鄰進賢縣、豐城市。全區面積76平方公里,人中3.1萬,轄14個行政村,有水田2.8萬畝,旱地1.2萬畝,林地17萬畝,養殖水面5000畝。境內山巒疊障,森林覆蓋率達45%,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5oC,無霜期長,是開發者生活、工作的理想之地。鄉緊傍105、316國道,溫厚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1800門程控電話,可直撥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黃馬人民勤勞善良,社會治安穩定,能為開發者提供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黃馬鄉黨委、政府攜全鄉3萬父老鄉親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竭誠歡迎海內外各位有識之士來鄉考察、投資興辦實業。
招商引資:白虎嶺旅游
榮譽排行:
2020年11月,黃馬鄉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黃馬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7年7月,農業部認定黃馬鄉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蔬菜)。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黃馬鄉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江西省鳳凰溝原名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因為地處南昌縣黃馬鄉,又名黃馬鳳凰溝或南昌鳳凰溝。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現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十佳農莊、中國2012年度最受歡迎景區、全國休閑農
“亦禾廬與儒林第民居”坐落在南昌縣黃馬鄉白城村楊家山自然村,因“亦禾廬民居”與“儒林第民居”相隔較近共同列為文保單位。“亦禾廬民居”坐西朝東,占地面積250平方。青灰磚外墻,硬山頂,大門上方
“介崗八大山人出家地遺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黃馬鄉涂洪村界崗自然村北側約300米處。分為“鶴林寺遺址”和“燈社遺址”兩部分。“燈社遺址”在“鶴林寺遺址”東北方向約200米處,面積約180
“前官田民居”位于南昌縣黃馬鄉官田村前官田自然村79號,坐北朝南(偏東20°),面闊12米,進深12.8米,占地面積154平方米。青灰磚外墻,硬山屋頂,紅石大門框,上為紅石挑枋門罩。內部為一
“荊樹齊榮民居”坐落在南昌縣黃馬鄉白城村東南,坐北面南,兩進半,建筑面積310平方米。青灰磚外墻,三層大塊礫石筑成肋石,樓閣式門罩,硬山屋頂,匾額“荊樹齊榮”。進門正面是木照壁,雕花穿坊,天
歷史沿革:
1968年10月撤區并社,稱黃馬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為黃馬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