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勝鎮 | 隸屬:寧都縣 |
區劃代碼:360730102 | 代碼前6位:360730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208.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黃陂村百富組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振興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振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窯下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窯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長勝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南面有琴江河由東向西流往梅江河,地勢較平坦,四面環田,駐長勝圩,故名。…[詳細] |
青樹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青樹村位于長勝圩鎮西部,距圩鎮1公里,面積12平方公里,轄10個村小組。10個自然村,總人口3218人。其中外出務工人數為1368人,總戶數896戶(…[詳細] |
水樅村 | ~202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水樅村位于長勝鎮西部,距長勝圩鎮5公里,村域約20平方公里,有8個村小組,18個自然村,共有人口4275人,950戶,有五保戶2戶…[詳細] |
中江村 | ~203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南部,距鄉鎮圩3公里,村域面積4.65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12個、自然村5個;總人口2476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378人),…[詳細] |
大坪村 | ~204 | 村莊 | 南部有少部分丘陵,大部分系平緩崗地,故名。…[詳細] |
栗山村 | ~205 | 村莊 | 因村內種有大量板栗樹,故名栗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稱栗山大隊,1968年與黃崗大隊合并為一個大隊,稱為栗山大隊。1972年重新與黃崗大隊劃分為兩個大…[詳細] |
黃崗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黃崗村地處長勝圩鎮東北部,距圩鎮2.5公里,村域面積約6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8個自然村,總人口2900多人(其中:五保戶10戶、貧困戶168 …[詳細] |
大嶺背村 | ~207 | 村莊 | 地理位置:長勝鎮南部,距鄉鎮圩4公里,村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14個、自然村21個;總人口4033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1100人),總戶數…[詳細] |
真君堂村 | ~208 | 村莊 | 長勝鎮北部,距鄉鎮圩7.5公里,村域面積7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13個、自然村8個;總人口2487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324人),總戶數570戶(其中五…[詳細] |
賴坊村 | ~209 | 村莊 | 相傳明永樂年間,由賴、王、艾等姓到此開辟村莊,后來在明萬歷年間建立下坊街,后來改成賴坊街。…[詳細] |
法沙村 | ~210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北部,距鄉鎮圩9公里,村域面積3.2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4個;總人口235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350人),總戶…[詳細] |
上南村 | ~211 | 村莊 | 上南村位于長勝鎮北部,寧石公路旁,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村域面積8平方公里,管轄村民小組8個,自然村10個,總人口2252人,總戶數526戶,全村耕…[詳細] |
果子園村 | ~212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北部,距鄉鎮圩10公里,村域面積14.7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24個;總人口315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800人)…[詳細] |
旱腦村 | ~213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南部,距鄉鎮圩3.5公里,村域面積8.4平方公里,屬丘陵地帶,轄村民小組15個、自然村22個;總人口3488人(其中外出務工…[詳細] |
新圩村 | ~214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距鄉鎮圩8公里,村域面積5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21個;總人口156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750人),總戶數420戶(其…[詳細] |
山車村 | ~215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南部,距鄉鎮圩15公里,村域面積6.8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27個;總人口1485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280人),…[詳細] |
樟坑村 | ~216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東南部,距鄉鎮圩20公里,村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7個,總人口146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350人),總戶數351…[詳細] |
樟樹村 | ~217 | 村莊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長勝鎮南部,距鄉鎮圩8公里,村域面積7.5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11個;總人口866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口100人),總戶…[詳細] |
新安村 | ~218 | 村莊 | 因村旁有古庵,故名新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長勝區,1958年成立新圩生產大隊,1960年拆分后,獨立為新安生產大隊,1984年成立新安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魚青村 | ~219 | 村莊 | 因境內成片的魚青角得名,后更名為魚青村,是由魚青于1984年改設村委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寧都潘氏重修族譜》載:潘四朗于南宋紹定年間從永豐縣徒此建村。因地勢平坦開闊,沿琴江河畔農田常遭水患,故筑有長堤,得名長塍。至南宋末期,林茂糧豐,人丁興旺,水路交通方便,逐辟建圩場,雅稱為長勝。
基本介紹:
長勝鎮地處縣城南部,因其是固厚、固村、對坊、黃石、田頭等南部鄉鎮的結合部,故有寧都南大門之稱。本鎮自南宋以來,林茂糧豐,人丁興旺。這里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全,投資政策優惠,發展前景廣闊,是一片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熱土,長勝人民熱誠歡迎各界有識人士前來投資開發。
我鎮交通便利,泉南高速途經我鎮9.67公里,其最近入口距我鎮僅5.6公里。濟廣高速與昌廈公路我鎮連接。
長勝,寧都縣南部經濟、文化中心;距縣城20公里,版圖面積18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總人口5.8萬人。長勝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境內氣候濕潤(常年氣溫在26攝氏度~28攝氏度之間)、山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長勝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3年,長勝鎮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強中心鎮。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平陽鄉。
1933年7月至1934年10月,設長勝縣蘇維埃政府。
1949年前夕,屬長勝鄉。
1949年后,屬第三區(長勝區),1953年,轄18鄉。
1958年10月,撤區并鄉,長勝鄉成立永勝公社,后改稱長勝公社。
1961年11月,設區擴社,復設長勝區,轄6公社。
1962年4月,轄長勝、新圩、賴坊、田頭、車頭、黃石、大雅、戴坊、里逕9公社。
1963年3月,撤區并社,仍屬長勝公社。
196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