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柱山鄉 | 隸屬:鉛山縣 |
區劃代碼:361124209 | 代碼前6位:36112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E |
長途區號:0793 | 郵政編碼:334000 |
轄區面積:約18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01人 |
人口密度:約2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高泉村 | ~200 | 鄉中心區 | “高泉”指高泉自然村,1950年為紀念高步昭、陳德康兩位烈士,更名高泉。因駐地高泉,故名![詳細] |
漿源村 | ~201 | 鄉中心區 | “漿源”指漿源自然村。因產稻谷、木材和姜黃(藥材及染料),故名姜源,后演化成今名。因駐地漿源,故名![詳細] |
疊石村 | ~202 | 村莊 | 疊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紫源村 | ~204 | 村莊 | “紫源”指紫源地片,因位于天柱山鄉北部山區壟畈間,小溪與楊村河合口上,產紫樹而名。因轄區地片紫源,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天柱山”轄區內著名高山名為天柱山,因矗立如擎天柱,故名天柱山。因該轄區內有天柱山,故名天柱山鄉。
基本介紹:
鉛山縣轄鄉?h木、竹主要產地。1957年為天柱山鄉墾殖場,1960年為天柱山公社,1984年為天柱山鄉。位于縣境西南部,楊村河上游,西鄰福建省光澤縣司前鄉,距縣城30公里。面積187.4平方公里,人口0.8萬。永(平)篁(碧)公路縱貫中部。轄高泉、鄧源、檀合、疊石、佛寨、紫源、漿源、港口8個村委會。楊村河流貫中部。林業用地占土地總面積的91%,木材、毛竹蓄積量分別占全縣總量的20%和10%。農田較少。農業主產水稻、玉米、紅薯,盛產筍片、茶葉。鄉鎮企業有造紙、車木、竹制品等廠及小水電站。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天柱山鄉為2021年度江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9年1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天柱山鄉為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轄區1949年屬第四區;1957年冬,劃陳坊、篁碧、南湖鄉,建立天柱山墾殖場;1958年10月歸屬陳坊公社;1960年4月上旬成立天柱山公社;同年6月改隸武夷山墾殖場;原轄區分成太源、漿源、倫潭3個分場;1962年從武夷山墾殖場劃出,恢復天柱山公社,轄篁碧、太源、漿源、倫潭4個分場;1973年將篁碧分出,成立林場;1981年7月劃出太源、馬鞍、西坑成立太源畬族公社;1984年8月政社分開,一社一鄉